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大同市进城农民工可持续生计研究——以性别差异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5-04 09:24

  本文选题:性别 + 农民工 ; 参考:《生产力研究》2016年12期


【摘要】:自古以来,性别差异就扎根于社会之中。男性与女性在生计策略、生活方式的选择存在不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其是我国大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之一,生计问题一直成为困扰我国城市由快速城市化向健康城市化转型的关键问题。文章从性别角度出发,以大同市农民工为调查主体,研究当今不同性别进城农民工可持续生计现状问题和解决对策,发现男性与女性农民工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较大,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基本没有差异,生计资本整体情况差异也不大,因此我们应该消除性别歧视,避免女性农民工成为“双弱势”群体。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农民工问题是关系我国由快速城镇化向健康城镇化转型的关键问题。
[Abstract]:Since ancient times, gender differences have been rooted in society.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livelihood strategies and lifestyle choic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more and more migrant workers pour into the city, which is one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in the big cities of our country. The problem of livelihood has been a key problem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ies from rapid urbanization to healthy urbanization. From the gender point of view, taking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Datong city as the main body of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of migrant workers in Datong city, and finds out that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migrant workers in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material capital and financial capital, and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livelihood capital. Therefore, we should eliminate 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avoid female migrant workers becoming a "double vulnerable" group. Finally, we should realize that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is the key to the transition from rapid urbanization to healthy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
【分类号】:F323.6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梁燕;;以土地换保障 走可持续生计道路[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邹德新;张博;;基于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运动员保障对策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王慧博;;社会资本缺失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梁燕;;以土地换保障与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道路——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伟林;黄贤金;;基于参与性调查的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6 孙炜红;张冲;;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7 谢旭轩;;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晓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扶贫、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生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毕大远;“可持续生计”是当务之急[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记者 裴睿 高纪开;把已征地农民纳入社保成都创造了范例[N];成都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仰华;城镇化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2 赵振新;准格尔旗矿区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款支出对其可持续生计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3 胡敏;丹寨县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4 陆雅琴;经济开发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评价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吴清新;基于可持续生计的被征地农民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李新;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管理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东生;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张蔓蔓;可持续生计视野下失地农民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金磊;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四川藏区农牧民的生计资本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

10 王航;郫县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42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42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b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