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本文选题:休闲农业 + 新疆 ; 参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建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评价体系,评价新疆休闲农业发展程度。[方法]以新疆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法确定反映新疆休闲农业发展状况的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并建立模型加以改进;以层次分析法验证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与全面性。[结果]一级指标权重值由大到小排序为:资源类型资源功能区位条件传统农业关联;二级指标权重值由大到小排序为:自然资源经济和社会资源可进入性休闲性观赏性对农业生产影响体验性可比性对农业文化影响对农业专业化影响;三级指标权重值由大到小排序为:生物土地与客源地距离气候水体民风民俗农耕文化农业科技交通条件文化艺术基础设施农副产品美食购物差异化程度农村人力民居民宅与周边资源距离。得到了交通状况和客流量,特别是新疆资源占据着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的结论。并通过对该研究结论进行等级评价,得到等级为A,即具有全面性的结论。并对新疆地区提出发展建议。[结论]新疆休闲农业发展依托的是当地丰富资源。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nd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and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Xinjiang. [methods] taking Xinjiang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to determine 4 first class indexes, 10 second class indexes and 17 third grade indexes to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Xinjiang, an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to improve the index system. The feasibility and comprehensivenes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are verifi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results] the ranking of the weight value of the first class index from big to small is: resource type, resource function, location conditio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relation; The secondary index weight value from big to small order is: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y and social resources accessibility leisure ornamental impac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xperience comparability impact on agricultural cultur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specialization; The order of weights of the three indexes from big to small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biological land and guest land, climate, water, folk culture, folk culture, agriculture, science, technology, traffic conditions, cultural and artistic infrastructure,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food shopping differentiation degree, rural manpower Residential houses and surrounding resources distance. It is concluded that traffic and passenger flow, especially Xinjiang resource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through the grade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we get the grade A, that is to say, it has a comprehensive conclusion.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 to Xinjiang area.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Xinjiang is based on abundant local resources.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分院;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课题“环城游憩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带动区域经济效用分析”(旅研2015-10)
【分类号】:F323.4;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晓丽;;浙江莲都区休闲观光农业资源与发展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3年03期
2 和鑫;;探微丽江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道路选择[J];北京农业;2013年18期
3 农新;;国外休闲观光农业形式多样[J];致富天地;2012年10期
4 ;关于衡阳休闲观光农业科学开发的调研[J];衡阳通讯;2007年06期
5 徐国民;陆永钦;盖振东;;提升无锡休闲观光农业水平[J];江苏农村经济;2008年11期
6 邵立民;;黑龙江省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对策[J];行政论坛;2008年06期
7 邰言;;台湾休闲观光农业方兴未艾[J];台声;2008年02期
8 曹月琴;;宜秀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浅析与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9 严力蛟;;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J];浙江林业;2009年08期
10 钟春艳;王敬华;;关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热潮的思考(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力蛟;苏萤雪;杜良平;郑军南;;浙江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必要性与对策措施[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严力蛟;苏萤雪;杜良平;郑军南;;浙江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必要性与对策措施[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3 严力蛟;苏萤雪;杜良平;郑军南;;浙江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必要性与对策措施[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4 程运康;;做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产业 促进重庆统筹城乡发展[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5 严力蛟;姚忠;卢哲;;国内外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严力蛟;杨玉义;;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典型案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郏宣卿;郏巧彬;;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分析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林国华;林卿;;休闲观光农业特征、原理和产业发展意义[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9 朱志泉;;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促进浙江现代农业建设[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10 曹承忠;刘娟;郭建强;;北京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涛;郑州:打造休闲观光农业[N];河南科技报;2013年
2 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钱国文;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N];淮安日报;2013年
3 见习记者 秦德胜;提升规模档次 注重品牌特色 促进休闲观光农业更好发展[N];绍兴日报;2005年
4 农林 韩晖;休闲观光农业协会成立[N];常州日报;2006年
5 严凌;打造3个休闲观光农业板块[N];黄石日报;2007年
6 记者 陈峰华 区委报道组 吴怡之;多项政策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N];嘉兴日报;2006年
7 辛勤;我市公布首批10家休闲观光农业基地[N];嘉兴日报;2007年
8 杨志为;全市休闲观光农业区(点)达66个[N];嘉兴日报;2007年
9 赵丹邋通讯员 黄健儿;秀洲力推休闲观光农业[N];嘉兴日报;2007年
10 唐志美邋宋维强 苏振国;东营将建四个休闲观光农业基地[N];青岛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宇昆;阳城县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于同毅;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罗正茂;恩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
4 王华;天津休闲观光农业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5 许倩倩;山西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6 马颖;运城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7 陈辉;汉中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耿芳;基于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徐莉青;浙江与台湾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10 张娜娜;石家庄休闲观光农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43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4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