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景观连通性的怀来县未利用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8-11-23 08:59
【摘要】:未利用地开发为建设用地是破解建设用地空间不足的重要途径,同时未利用地在维护景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实现对未利用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就需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降低未利用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对景观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以冀西北间山盆地的河北省怀来县为例,引入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选取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区位因素条件、自然生态条件4个方面指标构建阻力面,并通过构建潜在雨水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对未利用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未利用地进行建设适宜性评价,突出了已有城镇建设用地的作用,评价结果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有利于今后的规模开发利用。2)根据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适宜扩展区、较适宜扩展区、限制扩展区和禁止扩展区,面积分别为17 064.67 hm~2、20 468.30 hm~2、9 723.66 hm~2和7 993.82 hm~2。由此可见,怀来县未利用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潜力较大。3)将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潜在雨水生态廊道、生态节点进行叠加,打破了适宜性扩展区集中连片的扩展格局,有效地保障了区域景观生态的连通性。本研究丰富了山地丘陵区未利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内涵,可为科学合理利用未利用地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unus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space for construction land. At the same time, unused l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ing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unused land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proper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and to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on landscape ecology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unused land. This paper takes Huailai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in the northwest of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select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terrain and geomorphological conditions, location factors and natural ecological conditions to construct resistance surface. By constructing potential Rain Water ecological corridor and ecological node,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unused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were optim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based on the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the construction suitability of unused land is evaluated, which highlights the role of existing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2)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study area is divided into suitable extension area, more suitable expansion area, restricted expansion area and forbidden expansion area, Area 17 064.67 hm~2,20 468.30 hm~2,9 723.66 hm~2 and 7 993.82 hm~2.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unused land in Huailai County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s construction land. 3)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suitability for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re superposed with potential Rain Water ecological corridors and ecological nodes, thus breaking the pattern of expansion of the contiguous area of suitability expansion. It effectively guarantees the connectivity of regional landscape ecology. This study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unused land construction in mountainous and hilly areas and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unused land resources.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保定生态文明研究院;
【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11060) “河北省典型地区未利用地调查与多宜性评价及利用对策”(2014995161)资助~~
【分类号】:F30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克宁;赵玉领;吕巧灵;路婕;冯新伟;陈小明;;基于等级折算的宜农未利用地分等及应用——以河南省嵩县为例[J];资源科学;2007年05期

2 贾洪毅;;应充分发挥未利用地的作用[J];资源导刊;2008年06期

3 王筱明;闫弘文;卞正富;;基于适宜性的济南市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4 李倩;;西北未利用地开发之青海:破题差别化政策[J];中国土地;2010年07期

5 李倩;税玉海;;西北未利用地开发之宁夏:“甜头”多多[J];中国土地;2010年07期

6 张婉丽;孔维东;苗强;刘洋;;未利用地参与土地调控的实践与思考——宁夏回族自治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土地;2011年12期

7 夏方舟;夏菁;严金明;;基于系统决策理论的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8 郑娟尔;;西北地区未利用地差别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年06期

9 邓二委;;基于义县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利用重点区域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30期

10 ;盘活西北未利用地:亟待制度东风[J];中国土地;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长锋;;创新机制 高效建设 全力推进未利用地开发工作[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沈忱;;精打细算 合理用地 走发展与保护共赢之路[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宗时风;我区去年开发未利用地1.09万亩[N];宁夏日报;2013年

2 记者 杨丽;未利用地改革:扎实推进“土生金”[N];东营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查明;未利用地将纳入年度计划管理[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记者 税玉海;宁夏以未利用地促“双保”[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5 记者 杨登贵;我区未利用地释放巨大产能[N];宁夏日报;2010年

6 记者 吴强华;未利用地搭建西北建设大平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记者 宗时风;宁夏未利用地开发 利用试点方案获批[N];宁夏日报;2012年

8 记者 葛铸聪;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作 确保未利用地开发取得实效[N];东营日报;2012年

9 记者 杨丽;陈光一行来我市调研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情况[N];东营日报;2012年

10 记者梁进峗;节约集约合理利用未利用地[N];白银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杜昕;长沙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敏;内蒙古西部地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潜力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明铭;未利用地综合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王丽敏;东营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卿;土默特右旗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6 苏敏;府谷县未利用地差别化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7 张志鹏;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模式和创新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50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350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b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