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与模式——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9-03-08 12:56
【摘要】: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基于城乡统筹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多重目标指标体系,划分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区域与时序,并在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结果表明:1两江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可分为近期整治、中期整治和远期整治三大区域,整治潜力分别为599.26,732.93,507.73hm2.2根据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及利用特征,两江新区农村居民点可划分为城乡结合型、生态发展型、培育改造型和优化挖潜型4种整治模式.
[Abstract]:Taking the Liangjiang New area of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view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 multi-objective index system of rural settlement renov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regions and time series of rural settlement renovation are divid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the mode of rural settlement improvement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regul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Liangjiang New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areas: short-term regulation, medium-term regulation and long-term regulation. The potential of regulation is 599.26732.93507.73hm2.2 according to the suitability and uti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respectively. The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Liangjiang New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comb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ecological development, cul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otential dredging.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11006)
【分类号】:F30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政协委员提醒:不应忽视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13期

2 刘军;严明;曾进;;安乡县农村居民点布局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1期

3 张强;;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辨析——以北京市郊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3期

4 周青;孙德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7期

5 罗红安;;浅析新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宏观原则[J];科技资讯;2009年07期

6 晏涵;刘觉民;韦林利;陈婷;陈果;霍金炜;;鹤城区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7 宫攀;;农村小学撤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影响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8 来璐;李世峰;南国良;谭建欣;程昊;;山地经济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探讨——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徐涛;孙华;石铭;;农村居民点演化特征及整理的思考与建议——以江苏省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年03期

10 姜广辉;张凤荣;韩连盛;谭雪晶;;论城乡互动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来璐;李世峰;南国良;谭建欣;程昊;;山地经济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探讨——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蔡准;朱忠东;;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蔡准;朱忠东;;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4 廖兴勇;王周辉;周佳松;;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措施研究[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悦;乐亚良;黄锦峰;彭敏;;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6 谢磊;;当前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黄宏亮;;有序建造农民新居 倾力塑造农村新貌——关于农村居民点建设的调查与思考[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8 孙其伟;;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策与措施探讨[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9 朱凤凯;张凤荣;;都市山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珍洁;郑新奇;杨玲莉;;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探讨[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孝平;新农村居民点布点规划通过评审[N];芜湖日报;2010年

2 记者 汤小俊;全国政协委员谢德体建议治治农村居民点无序扩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尹明;构建农村居住新格局[N];中国建设报;2003年

4 程伟虹;农村居民点规划控源截污近尾声[N];江阴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相玉梅;灌南加强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管理[N];连云港日报;2011年

6 郑力;泽普加快农村居民点建设步伐[N];中国建设报;2002年

7 王军 滕庆海;句容八成农村居民点通上客运班车[N];镇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彭泺;城镇化建设中应做到三个坚持[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叶春风 秦洁;“要为农民建房搞好规划服务”[N];联合日报;2007年

10 秦路;地大教授提出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敬峰;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谭雪兰;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演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佰林;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苏高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李君;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曹银贵;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倩;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丹杰;豫北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时机时序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覃瑜;市域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陈莉;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康秀梅;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肖君;基于宜居评价的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兵;基于利益主体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决策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李盼盼;基于农民视角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张旭;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模式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管伟;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整理模式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36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436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b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