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视角下的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探索——基于我国农村地区消费型贫困的调研
【图文】:
2017年第4期28图1不同贫困标准下中国农村地区贫困发生率变动情况由图1可知,对于贫困标准的描述而言,基于贫困标准存在收入视角和消费视角的差异,贫困发生率的测度在数值上就存在着很大差异。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数据,按消费视角国际贫困标准下所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和按收入视角测度的相对贫困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我国农村贫困标准下的贫困发生率,而在世行的标准下,中国的贫困发生率甚至长期高于70%。这不仅说明我国制定的收入视角下的贫困测度国内标准相比世行的消费视角下的贫困测度国际贫困标准,“实际”要低得多,也说明在社会保障及国民福利水平没有显著改善的前提下,短时期内提高我国贫困人口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的确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到2020年我国实现“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目标后,还要将扶贫视野放在减少消费贫困上,从这个角度来看,精准扶贫任重道远。[6](二)消费视角下我国农村地区贫困的测度基于迪顿消费贫困的理论研究,我们在贫困的研究中引入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将中国农村地区个人及家庭因素考虑进来,注重对个体消费品质的考量,进而,我们将影响消费贫困的测度分为四个维度: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人均消费、个人生活水平和家庭生活水平,每个维度则包含了不同的多个指标,构建消费贫困衡量指标体系。为了从消费的视角考察我国农村地区贫困状况,我们基于对西安、北京、深圳等地的调查研究,将影响消费贫困的若干个项目纳入量化范围,利用联合国公布的贫困测度指标,对农村地区消费贫困进行识别与评判(在此,我们将每个指标涉及的调查问卷问题数控制为一个,避免因某些维度涉及问题过多,导致指标贡献度与实际偏离较大
2017年第4期30得到下表数据:表4四个指标在K维不同取值时对贫困的贡献度分析k收入消费个人生活水平家庭生活水平132.6%28.2%23.2%15.9%235.4%27.7%20.2%16.7%336.3%28.3%19.4%16.1%436.5%30.0%17.8%15.7%532.8%28.3%20.0%18.9%630.0%30.0%21.0%19.0%727.3%27.3%22.7%22.7%825.0%25.0%25.0%25.0%图2各维度指标对贫困的贡献度随K线变化的情况从图2可知,四个维度对于物质贫困的贡献度排位一直十分稳定:收入位居首位,消费其次,收入和消费对贫困的贡献度一直高于25%,这反映了收入和消费这两项指标是物质贫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考虑到收入、消费等单项指标贫困发生率十分接近而绝对贫困比例差别很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绝对贫困比例的影响更为明显,收入和消费贫困对总贫困的影响力要明显比另外两个指标更为显著。三、基于消费视角下的我国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策略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是构筑一国居民福利的基矗以消费视角考察我国农村地区的贫困状况,个人消费决策和经济整体表现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对我国今后在广大农村实施精准扶贫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安格斯·迪顿(AngusDeaton)对消费型贫困的科学分析与测度,帮助我们加深了对消费贫困的不同影响因素的充分了解,对制定减贫策略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从消费角度考察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落实精准扶贫,应更加注重消费个体的差异性,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品质和消费能力。(一)增加消费导向的扶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号:12XNC002)
【分类号】:F3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三林;何柳轼;;立足城乡统筹 扩大农村消费[J];农村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2 金三林;;扩大农村消费应有更宽广的视野[J];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3 郭庆然;;扩大农村消费:日本的实践与我国的现实选择[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4 ;农村消费拉动经济作用增强[J];农村实用技术;2009年12期
5 李玉举;;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研究——基于1978-2008年的数据[J];消费经济;2010年02期
6 王梅;任丽霞;安岩;;拉动河北省农村消费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金三林;;扩大农村消费应着眼于农民的市民化[J];现代乡镇;2009年07期
8 郭庆然;;美国扩大农村消费实践及其启示[J];商业时代;2009年30期
9 郑宝利;;扩大农村消费的几个着力点——以大庆市为例[J];中国金融;2010年02期
10 李英;;农民增收、消费与经济的协调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蔡威;农村消费:超越城市显生机[N];乐山日报;2010年
2 记者 史晓菲;农村消费增速连续4个月快于城市[N];消费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崔鹏邋马跃峰;农村消费咋扩大[N];人民日报;2008年
4 冀北仁;促农村消费“加法”比“减法”更重要[N];中国特产报;2009年
5 记者 张大成 通讯员 胡金岭 魏冉;遂平农民兴起新型消费热[N];驻马店日报;2009年
6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 范剑平 执笔 郝彦菲 高辉清 胡少维;以小城镇建设作为刺激农村消费突破口[N];中国证券报;2009年
7 常亮;积极看待农村消费落后城镇十年[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金三林;用更宽广的视野考虑扩大农村消费[N];中国税务报;2009年
9 金三林;立足城乡统筹 扩大农村消费[N];学习时报;2009年
10 李成贵;农村消费何以无忧?[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张明;农民工消费的城乡二元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晓旭;江苏省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欣丽;农民工消费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永军;农村消费的影响机制及政策建议[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春皇;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石建平;中国苹果消费需求特征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英;新形势下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40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4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