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长吉图区域耕地利用转型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10:49
【摘要】: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保证耕地的质量和数量是保证粮食安全最为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一直都存在着人多地少基本国情的国家,控制耕地的数量与质量更是重重之重。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优质耕地被占用,而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超级大国,保证耕地的数量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吉林省作为一个粮食生产大省,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对土地尤其是耕地的需求不断增大,而长吉图发展战略的提出,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但学者对于长吉图区域的耕地方面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却较少,而对其进行研究,不但可以宏观的反应耕地转型的变化特征,为日后转型和耕地的管理提供方向,还可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主要运用文献与资料研究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法以及ArcGIS空间分析法对长吉图地区的耕地利用转型的空间分异度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充分了解长吉图区域的基本情况之后,利用GeoDa软件对区域内各市县的耕地利用空间形态转型和功能形态的转型进行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并利用ArcGIS软件绘制出LISA图,在此基础上从经济、人口、产业结构三个方面选取人口密度、农村人口占比、人均GDP、地均GDP、地方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占比、二三产业产值比这7个评价因子,利用DPS软件中的RBFNN功能分析出各评价因子对长吉图区域的耕地空间转型和功能转型的影响效用。最后对测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结果表明:从全局自相关的角度来看,长吉图区域15市县2006-2015年耕地空间形态转型表现出正的相关效应,说明区域内存在着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且为增加状态。功能形态转型方面,各年度的莫兰指数均为正数,并且数值较高,但整体呈现下降状态。从局部自相关来看,空间形态转型方面,各市县表现出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不高,低-低区主要为九台市和永吉县,高-低区主要为农安县,高-高区主要为敦化市、汪清县,低-高主要为延吉市,其他地区均表现为不显著区域。在功能形态转型方面,高-高区主要出现在长春市城区、德惠市、九台市,农安县、永吉县几个区域,而低-低区主要出现在汪清县、敦化市、安图县、龙井市几市县。在影响因素的系数计算中,二三产业比值,乡村人口占比、地均GDP这三个影响因子对长吉图区域15市县的耕地空间形态转型的影响效用最高,影响最小的为第一产业占比。在功能形态转型中乡村人口占比和第一产业占比对长吉图地区各市县的影响作用较强,人均GDP、地均GDP、政府财政性收入、以及二三产业的比值的变化对于耕地的功能形态转型的影响稍小一些。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211
【图文】:

示意图,图区,范围,示意图


第二章 长吉图区域概况1 长吉图区域自然条件.1 地理位置长吉图区域位于吉林省的东部和中部地区,是指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州三个区长春市城区、德惠市、九台市、农安县、吉林市城区、蛟河市、永吉县、延吉市、安、和龙市、图们市、珲春市、敦化市、龙井市、汪清县这几个市县,简称长吉图[28]。积约 6405218 公顷,约占吉林省的三分之一,人口约 1100 万人,约占吉林省的一半吉图区域的发展战略是以珲春为开放窗口、延吉,龙井,图们为开放前沿,以长春、市为主要依托,实施边境地区与腹地联动开发开放。长吉图北临黑龙江,南连辽宁,内蒙古,东靠日本海,是我国唯一的沿边近海地区[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昱;;河南省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关系的计量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06期

2 曾雨晴;潘洪义;周介铭;马伟龙;;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人均耕地面积时空格局变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9期

3 王婷;;探究长吉图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19期

4 张孝宇;张安录;;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空间自相关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05期

5 刘洛;徐新良;刘纪远;陈曦;宁佳;;1990-2010年中国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4年12期

6 韦仕川;熊昌盛;栾乔林;胡月明;;基于耕地质量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的耕地保护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8期

7 孙翱翔;秦颖慧;;论我国耕地保护体制的改革和法律制度的完善[J];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8 王国刚;刘彦随;陈秧分;;中国省域耕地集约利用态势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14年07期

9 吴莉;侯西勇;徐新良;;环渤海沿海区域耕地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10 张英;李秀彬;宋伟;史铁丑;;重庆市武隆县农地流转下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的不同尺度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传民;乡村快速发展下的耕地利用转型与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向敬伟;鄂西贫困山区耕地利用转型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3 孙绪;长吉图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雷;四川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2 任江滨;长吉图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25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25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6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