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宁夏粮食生产与水和能源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23:43
【摘要】:在全球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资源、粮食、能源供需矛盾和气候变化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粮食、水、能源三种资源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生产粮食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作为支撑,有必要深入研究粮食生产与水和能源的关系。分析宁夏单位水量粮食生产能力(以下称单水粮食产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对其影响较深的因子,基于SWAT水文模型并结合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研究气候变化自然因素对单水粮食产量的影响,同时充分考虑社会能源因素,估算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量,分析其对单水粮食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宁夏气象、水文、水资源及农业资源的变化特征,采用灌溉水分生产率、作物分生产率、总流入水分生产率三种指标揭示了单水粮食产量的时空分布特征。(2)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宁夏单水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各相关因子与作物水分生产率的关联程度,发现水资源和社会能源因素对单水粮食产量的影响比较深刻。(3)建立了黄河流域宁夏段SWAT水文模型,结合农业管理数据,模拟了径流及粮食产量;对比分析未来各气候情景变化情况并将未来气候变化数据重新输入模型进行模拟,绘制未来气候变化下的粮食产量、作物耗水量及作物水分生产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受气候变化影响而降低,气温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降水大,灌溉水的投入使得粮食产量变化较稳定;粮食生长期内耗水量增大,进而使得单水粮食产量降低;未来气候变化下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不利于缓解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4)采用能源核算方法计算主要粮食作物的能源消耗量,并分析各种能源投入占比结构,利用回归分析法剖析不同作物与能源消耗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能源与总作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能源投入对于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水稻,其次是玉米,最后是小麦;从单水粮食产量的角度看,在粮食生产能源不足的情况下,首先保证电力供应对于提高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最有利。本研究结果可为指导宁夏粮食生产及能源投入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3.213;F323.214;F326.11
【图文】:

粮食,气候变化,外部因素,粮食产量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本文拟将采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讨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生长响。SWAT 模型能够考虑到气候变化引起水文系统的变化,进而也会间接影响粮食作生产。未来研究气候变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重点也是融合气象、水文、农业、地理等学科。因此,本文将采用同时考虑水文和作物生长的 SWAT 模型,定量研究未来气候条件下的粮食产量。.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水-能源-粮食复杂系统,三者之间除了有直接关系外,还存在着更多复杂互馈的影响。所以,该系统涉及的领域和行业较多,除农业、水资源和能源之外,还受环候变化、社会经济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对该系统产生的影响。鉴于考虑所有的相关因素比较困难,本文拟对该系统进行简化,从粮食角度进行研究,按照关系紧密程度,抓住主要矛盾,将复杂系统重新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合系统。由于水与粮食的关系比较密切,本文将粮食和水作为一个内部系统,将影响系统的能源和气候变化作为外部因素,研究外部因素对于粮食-水内部系统的影响,即使得系统层次分明,又增强了本研究的可行性。具体的简化思路如图 1-1 所示。

技术路线图


本文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玉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浅谈我区粮食生产的定位问题[J];杭州农业科技;1998年03期

2 ;青海省粮食生产凸现四个特点[J];青海农牧业;2006年02期

3 白长生;曹利丰;;杭州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一些浅见[J];杭州农业科技;1998年03期

4 安志云;;安志云副市长在杭州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对策研讨会上的讲话[J];杭州农业科技;1998年03期

5 晏照华;;浅析金川县粮食生产的发展对策[J];阿坝科技;2011年01期

6 管国兴;邵关水;;桐庐县发展粮食生产对策(节录)[J];杭州农业科技;1997年Z1期

7 ;“中国人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上”[J];决策导刊;2008年11期

8 张江泓;;吐鲁番地区粮食生产探讨[J];吐鲁番科技;1995年01期

9 朱永华;;桐庐县出台扶持政策稳定粮食生产[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0年04期

10 韩利红;宋亮;陈文岳;;发展科技促进杭州粮食生产[J];杭州农业科技;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新征;;抗战爆发之际热河粮食生产情况略述[A];中国纪念馆研究 2014 第1辑[C];2014年

2 江建云;;我国粮食生产区的生产现状、问题及有关对策[A];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彭腾福;江满平;;着力改造农田 促进粮食生产[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料整合研究》课题组;张振国;丁国光;史卫;赵云旗;;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整合研究[A];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整合研究报告[C];2011年

5 ;财政补贴粮食生产政策研究[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10)[C];2012年

6 孔令;聪姜涛;;安徽省粮食生产的回顾、展望和对策[A];2008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龙岩市物价局课题组;;关于龙岩市近年粮食生产及价格的调查与思考[A];价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王明灯;;抓好粮食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4年

9 ;发展粮食生产节本增效专题研究报告[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10 钟钰;秦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回顾与政策研究[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 张文泽 杨永超;平舆县“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粮食生产”活动见成效[N];驻马店日报;2011年

2 郭康;生物质可提供全球1/5能源[N];科学时报;2011年

3 高长安;河北投入50亿元大兴农田水利建设[N];科学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林;鲁粮“九连增”探析[N];科学时报;2011年

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逄焕成 李玉义;粮食生产“南扩北压”应是保障我国水和粮双重安全的战略选择[N];科学时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高长安;应对气候变化 河北粮食生产向“科技依存”转变[N];科学时报;2011年

7 李渊;“四新”举措保障粮食生产[N];绵阳日报;2019年

8 ;夯实粮食生产水利基础[N];人民日报;2019年

9 记者 胡晓蓉;我省今年粮食生产喜获丰收[N];云南日报;2018年

10 季轩 石明山;吉林粮食总产将再创新高[N];科学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蘅;我国粮食主产区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2 陆五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3 彭澧丽;中国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魏丹;我国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小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6 李学林;云南粮食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7 闵锐;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8 孙顺强;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杨彩虹;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10 张淑萍;我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协同的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宗辉;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张冉;宁夏粮食生产与水和能源的关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3 李成元;粮食主产区城镇化适度水平测定[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

4 王则宇;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5 幸汉龙;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6 齐红艳;安徽省农发行信贷支持安徽粮食生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7 苗秋实;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南阳市粮食生产效率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8 李佩华;河南省粮食生产要素效率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9 王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安徽省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10 陈其兰;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路径及效果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28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28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2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