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06:16
【摘要】: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居民消费最基本的粮食品种,玉米种植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玉米产业链延伸发展至第一、二、三产业,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玉米种植业稳定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指导作用。河北省作为我国传统粮食主产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及良好的区位因素都为河北省玉米种植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玉米生产本身的滞后性、玉米价格周期性波动,如何打造河北省玉米种植优势产业,稳定玉米供给,提高产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前研究玉米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2015年中央供给结构侧改革提出以及京津冀协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河北省玉米种植业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结合生产效率理论、比较优势理论、钻石模型理论,剖析了2007年至2016年间河北省玉米播种面积、产量、种植区域布局、品种构成、消费构成五方面的波动状况,借助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框架,运用定性分析法从生产要素优势、需求条件优势、相关支持产业优势、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优势、机遇与政府优势五方面分析河北省玉米种植业历年竞争优势波动情况,并构建DEA模型,选取13个指标,通过算数平均法将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综合效率指数与其他省份进行比较,得出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的竞争力排名和制约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结论:第一,河北省玉米种植业整体发展平稳,但缺乏专业品牌效应和产品深加工能力等,需打造特色玉米品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来加快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的转型升级步伐。第二,河北省在制定产业战略时,应从多角度出发,加大对相关支持产业如育种企业、化肥企业等的财政支持力度,保证河北省玉米种植业实现由量的转变到质的提升。第三,河北省玉米种植业整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更新缓慢,其他如规模效率、生产效率与其他省份差异值相对较小,因此技术进步是制约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河北省政府应积极重视人才的培养。第四,河北省玉米种植业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带动,积极加强多元主体利益联结,实现“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创新。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研究思路较为新颖,在现有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研究文献中,多数文献研究方向单一。目前针对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竞争力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而且以河北省为主体,省域间玉米种植业竞争力比较文献较少,本文针对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竞争力研究,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改进的钻石模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同时将竞争力定量化,具体比较分析河北省与其他省玉米种植业竞争力的实际差距,丰富了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的相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6.11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6.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首涵;;中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要素替代——基于超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5年06期
2 效赛丽;朱秀英;赵亚娟;邓蒙芝;
本文编号:2731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3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