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禹州市红薯粉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22:32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对该地区的农民增收、农村的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河南省禹州市地处中原腹地丘陵、岗地相加约占总面积的70%,对于发展特色农产品具有良好的条件。根据史料记载,红薯粉条的生产在当地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因此禹州市红薯粉条产业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已成为促进禹州市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促进禹州市粉条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也能为我国消费市场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方法,经过充分的调研和收集详细的数据,立足于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以及习总书记关于对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出发,对禹州市红薯粉条产业的原材料供给、储藏加工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适合禹州市红薯粉条产业发展的特色产业化道路。首先在宏观层面上围绕禹州市红薯粉条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其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势和特点进行论述,充分探索其发展的优势,发现禹州红薯粉条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优秀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较好的粉条加工技术支持。除此以外禹州红薯粉条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的优势,结合目前人们消费观念越来越趋向于绿色和健康方向的转变,当前正是禹州粉条产业发展的最有利时机。其次,对禹州市红薯粉条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进行分析,找到目前阻碍其发展的问题。发现其在产前环节存在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标准化水平低红薯销路不畅、缺少专业化的人才和高素质的农民等问题。在产中环节存在着规模化企业少、加工技术比较落后,环境污染问题未解决等。在产后环节存在着假冒伪劣商品扰乱市场秩序、销售渠道扩展不足、知名度较低等。最后,根据已发现的阻碍禹州市红薯粉条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促进禹州市红薯粉条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在产前环节需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订单农业、培训职业化农民;在产中环节需要实施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建立污染防治体系等;在产后环节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可追溯系统、拓宽销售渠道、多元素融合打造禹州粉条品牌。通过以上几个渠道的发展希望能够促进禹州市红薯粉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鑫;邹滨阳;孙敬敬;申雪峰;何云敖;徐晓东;;浅谈红薯粉切割装置[J];河北农机;2019年11期

2 范会平;李瑞;王娜;杨海龙;赵天学;李宁;艾志录;;冷冻工艺对无铝红薯粉条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年08期

3 桂孝树;;红薯粉条里的乡情[J];农家书屋;2017年12期

4 游磊;李宏涛;;粉条织就富裕路[J];时代报告;2016年02期

5 ;厨间锦囊[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7年02期

6 何丽;;看闻折挑出好粉条[J];益寿宝典;2017年04期

7 桂孝树;;红薯粉条里的乡情[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7年17期

8 陈新刚;;丰运薯业的“纯红薯粉条”品牌策略[J];农产品加工;2013年04期

9 李亚娜;方便红薯粉条的研制[J];中小企业科技;2003年01期

10 蒋钟;;红薯粉条生产技术[J];适用技术之窗;199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永强 通讯员 陈海;红薯粉条变致富“金条”[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赵稳成 通讯员 段永强;河南辉县:太行粉条撑起富民大产业[N];中国产经新闻;2019年

3 本报记者 李超;花儿为什么这样红[N];新乡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杜艾戎;红薯粉条的“高端范儿”[N];太行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朱佩娴;卖得好,才能种得好[N];人民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孟丽君;传统手工红薯粉条加工拓宽群众致富路[N];咸阳日报;2017年

7 记者 桑莉媛;我省农产品出口至68个国家和地区[N];山西经济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李慧 鲁元珍;感受这份答卷的厚度与温度[N];光明日报;2017年

9 刘惠民;加工红薯粉条设备多[N];农民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杨继红邋本报通讯员 焦乙卯 卫云升;田营红薯粉条涅i眉荹N];山西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寇博强;禹州市红薯粉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38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38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