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6.11
【图文】:
图1.丨2005-2016年中国和美国主要粮食价格逡逑Figure邋1.1邋Major邋food邋prices邋in邋China邋and邋the邋United邋States邋between邋2005-2016逡逑如图1.1所示,美国是国际粮食出口大国,但近10余年来我国主要粮食产品价格逡逑明显高于美国,这必然引起激励扭曲和资源错配。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出现非市场化特征,逡逑部分品种的粮食出现了供过于求,但在国际低粮食价格的竞争下,进口量并没有有效下逡逑降。我国现行的粮食收、储制度需要加快与市场化对接,深化市场化改革,粮食流通服逡逑务和加工转化产品能力不足效率不高,粮食“去库存”、“提品质”邋“调结构”任务还十逡逑分艰巨。逡逑另一方面,我国特殊的土地经营格局带来了激励扭曲。农村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逡逑任制度,在我国农业改革之初的确产生了良好的激励效果,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逡逑大的贡献。但是农户既舍不得抛弃农村的承包地,又向往城市生活,导致了我国农村剩逡逑余劳动人「丨转变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我国户均七地面积不到10亩
图1.2技术路线图逡逑Figure邋1.2邋Technical邋Route逡逑文献综述逡逑.1关于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逡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间较短,但已有不少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韩长赋(201为尽管我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到了大约9%以下,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由于制度、历史、环境等各种原因,在发展过现了供给侧结构性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采用改革的措施来解决m。张(2015)认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是来供给侧方面的问题而不是需问题,已经出现了玉米、小麦等的大宗农产品“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反常现象[3祖辉等人(2016)梳理了我国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供给侧的三次重要调改革,认为我国供给侧之所以出现问题的实质原因是农业供给侧制度变迁滞后,
图3.1逦2013年-2016年山西省部分小杂粮产量变化趋势逡逑Figure3.1邋Trend邋of邋small邋miscellaneous邋grain邋production邋in邋Shanxi邋province邋between邋2013-2016逡逑山西省从2012年就已开始实施《杂粮产业振兴计划》,如图3.1所示,近年来,逡逑山西省各类小杂粮产量呈现上升趋势。山西省通过加大研发推广力度,发展杂粮主食工逡逑业化,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整合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商品生产基地等措逡逑施,使小杂粮产业成为山西省的一项“明珠产业”。逡逑3.3粮食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分析逡逑(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国勇;;多措并举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粮食经济;2017年03期
2 张书冬;;推动四川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上新台阶的思考[J];中国粮食经济;2017年08期
3 王青年;王琴;曾位强;;对新形势下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17年04期
4 段观照;;互联网视野下我国粮食供给侧改革问题研究[J];时代农机;2017年07期
5 陈德好;;福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探讨[J];福建农业;2017年03期
6 刘慧;;临储玉米价格走高 去库存任重道远[J];中国食品;2017年11期
7 邓亦兵;;清代前期北京的粮食供给制度[J];城市史研究;2017年01期
8 公茂刚;郝盛国;王学真;;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供给能力的政策评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近年内我国粮食供给将呈短缺态势[J];农产品加工;2004年03期
10 邓大才;要从价值实现的角度解决粮食供给问题[J];粮食问题研究;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花楼;邹健;;中国粮食供给安全性时空格局演变研究[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2 ;声音[A];2009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3 斯蒂芬·J·赫尔伯特;;我对中国西部开发的看法[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路明;;序[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明华;王秀英;;山东省粮食安全研究[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6 赵明华;王秀英;;山东省粮食安全研究[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王艳飞;程叶青;;吉林省粮食生产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朱磊;贺小莉;;天津粮食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A];2008’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李裕瑞;吕爱清;卞新民;;江苏省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吴文斌;杨鹏;唐华俊;周清波;柴崎亮介;;基于空间模型的全球粮食安全评价研究[A];2009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磊;从“农科院大米”看粮食供给侧改革[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李慧;粮食供给如何破解结构性矛盾[N];光明日报;2018年
3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我国粮食供给充裕 市场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N];中国经济导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郭锦辉;我国粮食供给充裕 市场需求能够有效满足[N];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
5 王朋;兰州投资近45亿元推动粮食供给侧改革[N];粮油市场报;2018年
6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杨虹;小麦最低收购价小幅下调 引导粮食供给结构优化[N];中国经济导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赵瑞华;高铁生:创新发展力推供给侧改革[N];粮油市场报;2016年
8 许伟;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N];安徽日报;2016年
9 本报记者 唐恒;品牌化:粮食供给侧改革的必由之路[N];粮油市场报;2016年
10 记者 郑广华;稳产提质 粮食供给 增收增效[N];三峡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忠兴;制度和政策因素对粮食供给的影响:以江苏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
2 黄宇慧;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综合平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余志刚;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计量分析与政策选择[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德文;中国粮食双轨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公茂刚;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靖;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郑微微;家庭粮食安全约束对传统农户种植决策与劳动力利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巧文;宁德市粮食供给保障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2 王家栋;山西省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3 苏李;中国粮食供给波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刘超;罗马行会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5 刘庆庆;梁园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7年
6 林建中;中国农业供给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胡建;河北省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8 张海波;山西省粮食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顾智鹏;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10 张宇梁;黑龙江省国有农场混合所有制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85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8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