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中国小麦和棉花价格波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9 08:47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范围逐步由粮食向棉花、糖、畜产品、蔬菜等非粮食品种扩散。不同农产品在要素投入、生产和需求的变化、市场开放程度、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那么它们的价格波动特征、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是否也存在区别呢?鉴于农产品中的小麦、棉花在上述几方面的异同点,本研究选取小麦、棉花这两种重要的农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价格波动特征、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小麦、棉花市场的稳定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推动小麦、棉花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并为其他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参考。 本文首先对小麦、棉花的长期价格波动进行测算和周期划分、对短期价格波动进行成分分解和特征分析。小麦、棉花价格波动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不同,波动特征存在差异。第一,通过对年度价格波动幅度的测算发现,2000年之后小麦价格波动幅度降低,而棉花价格波动加剧,总体上棉花价格波动幅度大于小麦价格波动幅度。从周期形成看,供求、政策等因素是主要原因。第二,通过对2000年之后的月度价格波动的分解发现,小麦、棉花价格均存在平稳增长的确定性趋势,波动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自然灾害、政策等随机冲击对波动的影响很大。 其次,本文分别对影响小麦、棉花价格波动的生产、消费、贸易状况及政策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二者价格波动的因素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接着本文在局部均衡的理论框架下,构建联立方程组形式的局部均衡模型,并对影响价格波动的主要外生变量进行情景模拟,以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和抑制波动的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2年小麦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均GDP的增长是主要影响因素,且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影响更大;小麦价格相对较稳定的原因是其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影响很小,补贴政策、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保证了小麦生产的稳定以及价格的平稳上升。 2007-2012年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中:纺织服装出口额、劳动力成本、自然灾害是主要影响因素,不同阶段各因素影响大小的排序不同;国际棉价对国内棉价的波动影响很大;政策性因素中,进口滑准税政策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棉花国内价格的作用,而良种补贴政策对促进棉花生产、稳定棉花价格的作用非常有限,临时收储政策起到了稳定棉价的作用,但同时拉大了国内外价差。 最后,本文对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价格波动传导的特征和原因、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长期、短期关系和波动溢出效应。产业链上下游价格波动传导的研究发现,由于小麦、棉花的产业链联结紧密程度的不同导致上下游价格波动传导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小麦产业链纵向市场联结属于松散型,小麦价格与面粉价格之间长期内存在线性的均衡关系,短期内传导不存在非对称性;棉花产业链纵向市场联结较紧密,棉花价格与棉纱价格之间长期内存在均衡关系,短期内存在非线性调整关系和负的非对称传导。 通过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小麦的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较低,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棉花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居主导地位,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间具有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且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更大。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从提高小麦、棉花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促进产业发展、加强期货市场建设、完善农业应急管理体系、调控政策的市场化改革方向、贸易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含义。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323.7
【部分图文】:

收购价,政策,生产者剩余


格波动的作用。为了弄清价格支持政策的政策目标及运行机理,有必要对其给相关主体带来的福利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如图2-5。其中,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初始均衡价格为IV均衡量为Qo,P,?为政府制定的最低收购价。实施该政策后市场价格由Po上升到P,?,产量由Qa增加到Q2,但消费量由Qo减少到Qi。由此带来了以下福利变化:(1)生产者剩余变化:政策实施前的生产者剩余为面积FPoE,实施后的生产者剩余为FPmB,生产者剩余的增加为面积PeP,nBE?(2)消费者剩余变化:政策实施前消费者剩余为PflCE

补贴政策


挂钩补贴是指补贴数量与当年农产品的实际播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相关。政策带来的福利变化如图2-6。其中,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初始均衡价格为Po,均衡量为Qo。直接补贴相当于使农户实际得到的价格上升到Pi,产量由Qc上升到Qi,而消费者面临的市场价格为P2。由此带来的福利变化如下:(1)生产者剩余变化:补贴实施前生产者剩余为PflEF,补贴后生产者剩余为PiAF,增加了 P。P|AE。(2)消费者剩余变化:补贴实施前消费者剩余为CPoE,补贴后消费者剩余增加为CPzB,增加了 PcPzBE。(3)政府福利变化:政府的补贴额即其福利的减少,为P,ABP2O社会总福利的减少为PIABP2-P()P丨AE—PaP2BE=ABE

实际价格,变异率,小麦


格波动幅度降低。根据公式(3-2)计算出1990-2013年每年小麦价格的变异率,实际价格和变异率如图3-1。1000 r 25%900 ■ k 20%iMtaiiimmmm小麦实际价格 变异率图3-1 1990-20丨3年小麦实际价格及变异率由图3-1,中国小麦价格经历了五次较大幅度的波动,分别是1993-1995、2003-2004和2008-2010 三次大幅的上涨,价格涨幅分别为 44.18%、28.40%、18.37%; 1995-1997 和 1999-2000两次大幅的下跌,价格跌幅分别为22.40%、18.83%?3.长期价格波动周期划分一般来说,划分经济周期的原则包括以下三个:(1)对一个完整的周期的界定可以采用波谷至波谷或波峰至波峰的方法来进行划分(阿瑟?刘易斯,1987); (2) —个完整的周期要满足一定长的时间跨度,通常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周期;(3)从波峰到波谷点的落差要超过5%,以区别非周期波动与统计误差(曹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庆富;王海民;;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研究——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经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4期

2 张明;谢家智;;中国地区价格的空间相关性及传导差异的因素分析——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3 李子联;;进出口贸易中不确定性事件的冲击效应[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4 刘庆富;仲伟俊;;我国金属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严敏;巴曙松;吴博;;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J];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6 王利荣;周曙东;;国内外棉花市场价格的动态关系分析——基于VECM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11期

7 卢锋;价格干预稳定性绩效——我国棉花行政定价与供求波动关系的研究(1981~1999)[J];管理世界;2000年06期

8 卢锋;谢亚;;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1980~2007)——粮价波动、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9 黄季q;杨军;仇焕广;徐志刚;;本轮粮食价格的大起大落:主要原因及未来走势[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10 张利庠;张喜才;;外部冲击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J];管理世界;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綦颖;中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2 董玲;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2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22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a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