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3 11:51
中央深化改革小组明确要求,要在坚持农村农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变的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分置,形成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深化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我国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农地三权分置是中国特色的农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再次创新。为了改变农业经营现状,改革经营方式,在三权分置后,分离出的农地经营权将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力求让市场完成农地经营资源的优化配置。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国目前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主要集中在返租倒包、出租、转包、入股等传统流转方式上。在探索新型流转方式和经营主体的过程中,不断暴露出新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流转工作的进行。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不清晰的农地产权制度,以及在流转过程中法定主体和程序规范的缺失。此外流转后的监督不足和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的利益冲突,都严重影响了农地经营权的顺利流转。因此高度重视流转问题及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对保障农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借鉴域外国家的发展模式,要积极改革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协调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利益矛盾,加快对相关农地经营权法律的修订,建立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规范流转程序。利用社会资本和经营新主体对经营权的运作,并协调建立中介等服务组织,完善第三方评估和农民保障制度。本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的文章路径,深入分析了流转工作各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在立法和完善配套制度方面提供了自己的建议。各部分如下:第一章,主要是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概述,从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入手,分别论述了我国农地经营权的概念,以及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现实要求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农地经营权性质的定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农地经营权流转入市的重要作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农地经营权流转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包括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后两者的矛盾和冲突,主要涉及利益分配和社会保障。介绍了实现法定流转方式和法定流转主体的单一性。另外还介绍了农地经营权在流转过程中的不合法和程序混乱的现象。最后提出了农民在经营权流转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受损现象。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在发达国家农地交易流转的措施和特点。以德国、日本、法国为例,介绍了其在立法,司法和具体流转过程中注重规模化经营对我国的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启示。第四章,深入剖析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在农地经营权权利属性,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中法律规范存在缺失,产权制度权属不清晰,对经营权流转的具体规定不足。市场化在行政干预中作用发挥不出来,市场主体资格受限,交易平台建设不足,政府服务定位不准确,存在为自身谋取利益的现象。第五章,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自己建议。主要从立法、市场化、农民利益的保障制度入手。在完善立法中,要明确农地产权归属和权利的主体界定,并辅助市场化的运作和建立推广流转的服务机构,完善第三方评估等。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1.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目的
3.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不足
1.研究思路
2.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流转概述
(一)我国农地经营权的改革
1.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2.农地承包经营权分置的现实基础
(二)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内涵
1.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概念
2.农地经营权的主体和内容
3.农地经营权的性质
4.农地经营权流转的作用
二、我国农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农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后的冲突
1.承包权保障属性受到经营权冲击
2.承包权与经营权利益平衡问题
(二)农地经营权流转中的主体程序问题
1.经营权法定流转实现形式单一
2.经营权流转程序缺少法定规范
3.经营权流转后监督主体缺位
(三)农民利益受损,就业难度增加
1.经营权流转收益流失
2.农民自主权益受到侵害
3.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问题突出
三、我国农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的原因探究
(一)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期限和价格不规范
1.经营权的流转期限不固定
2.经营权流转定价不灵活
(二)农地经营权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
1.农地产权制度不清晰
2.确权登记颁证存在阻碍
3.农地经营权流转立法不完善
(三)经营权流转市场化不充分
1.市场主体资格限制较多
2.行政干预普遍存在
3.农地经营权交易平台建设不足
(四)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准
1.政府服务职能发挥不足
2.政府谋取为自身谋取利益
四、域外国家农地交易流转经验和启示
(一)域外国家农地交易流转措施和特点
1.德国农地交易流转措施和特点
2.日本农地农地交易流转措施和特点
3.法国农地农地交易流转措施和特点
(二)域外国家农地交易流转对我国的启示
1.完善立法体系
2.市场化运行
3.规模化发展
五、解决我国农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的建议
(一)农地三权分置应当坚守的原则
(二)协调承包权与经营权冲突
1.明确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之间的法律主体和内容
2.探索合理的集体成员利益的分配
3.合理控制经营权的流转期限和价格
(三)完善农地经营权流转制度
1.修订农地关于农地经营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2.建立现代农地产权制度
3.规范农地经营权流转程序
4.完善农地农业补贴制度
(四)利用社会资本加速经营权流转
1.培育市场化经营权新主体
2.推进农地经营权交易平台建设
3.政府强化对社会资本农地经营活动的监督
4.优化农村金融机构
5.引入农业商业保险制度
(五)完善经营权入市服务
1.建立第三方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
2.建立农地经营权流转中介组织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9133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1.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目的
3.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不足
1.研究思路
2.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流转概述
(一)我国农地经营权的改革
1.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2.农地承包经营权分置的现实基础
(二)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内涵
1.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概念
2.农地经营权的主体和内容
3.农地经营权的性质
4.农地经营权流转的作用
二、我国农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农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后的冲突
1.承包权保障属性受到经营权冲击
2.承包权与经营权利益平衡问题
(二)农地经营权流转中的主体程序问题
1.经营权法定流转实现形式单一
2.经营权流转程序缺少法定规范
3.经营权流转后监督主体缺位
(三)农民利益受损,就业难度增加
1.经营权流转收益流失
2.农民自主权益受到侵害
3.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问题突出
三、我国农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的原因探究
(一)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期限和价格不规范
1.经营权的流转期限不固定
2.经营权流转定价不灵活
(二)农地经营权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
1.农地产权制度不清晰
2.确权登记颁证存在阻碍
3.农地经营权流转立法不完善
(三)经营权流转市场化不充分
1.市场主体资格限制较多
2.行政干预普遍存在
3.农地经营权交易平台建设不足
(四)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准
1.政府服务职能发挥不足
2.政府谋取为自身谋取利益
四、域外国家农地交易流转经验和启示
(一)域外国家农地交易流转措施和特点
1.德国农地交易流转措施和特点
2.日本农地农地交易流转措施和特点
3.法国农地农地交易流转措施和特点
(二)域外国家农地交易流转对我国的启示
1.完善立法体系
2.市场化运行
3.规模化发展
五、解决我国农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的建议
(一)农地三权分置应当坚守的原则
(二)协调承包权与经营权冲突
1.明确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之间的法律主体和内容
2.探索合理的集体成员利益的分配
3.合理控制经营权的流转期限和价格
(三)完善农地经营权流转制度
1.修订农地关于农地经营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2.建立现代农地产权制度
3.规范农地经营权流转程序
4.完善农地农业补贴制度
(四)利用社会资本加速经营权流转
1.培育市场化经营权新主体
2.推进农地经营权交易平台建设
3.政府强化对社会资本农地经营活动的监督
4.优化农村金融机构
5.引入农业商业保险制度
(五)完善经营权入市服务
1.建立第三方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
2.建立农地经营权流转中介组织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亮;杨燕菱;;农地“三权分离”制度的土地权能构造——基于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理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36期
2 李国强;;论农地流转中“三权分置”的法律关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3 杨继瑞;薛晓;;农地“三权分离”:经济上实现形式的思考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5年10期
4 刘征峰;;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私法逻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5 丁文;;论土地承包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离[J];中国法学;2015年03期
6 申惠文;;农地三权分离改革的法学反思与批判[J];河北法学;2015年04期
7 张力;郑志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的法制构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01期
8 马凤娟;赵红霞;孙秀芳;;对我国农地产权“三权分离”相关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5年01期
9 潘俊;;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权利内容与风险防范[J];中州学刊;2014年11期
10 郑志峰;;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的法制框架创新研究——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J];求实;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学敏;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9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3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