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地农户参与循环农业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14:32
山地是具有较高海拔、较陡地势、碎片化土地、多变气候、恶劣生产条件的特殊生态系统。山地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优越,但土地碎片化、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现代化水平落后,尤其是西南地区,其多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农业现代化滞后,长期困扰其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对山地农业进行改造,以现代循环农业代替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闭农业迫在眉睫。循环农业是运用高新技术、科学管理、现代装备等现代文明成果的农业,其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绿水青山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在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户作为最为直接基础的主体,只有使其充分发挥主体角色,将其利益与循环农业发展紧密相连,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户积极性,推动西南山地循环农业健康有序发展,改善山区农业现代化滞后现状。因此,本文以西南山地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实际行为为突破口,聚焦于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观测农户的循环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并把握滞阻西南山地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多元因素,旨在提高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加大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为西南山地地区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有益补充和参考。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对农户采用循环农业技术的行为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首先,针对本文的调研目的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然后,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样本地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用情况、农户个体特征、农户认知、农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外部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其次,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多元Logistic模型分别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用状况以及秸秆、畜禽粪便处理行为进行参数估计,揭示农户个体特征因素、农户认知因素、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倾向的影响,最后对提高农户采用循环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加大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循环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农户对于循环农业技术的采用处于被动的状态,国家政策倡导什么,他们就愿意去接受什么,但并不是很关心倡导的具体内容;其次,女性比男性更易采用循环农业技术,而且年龄越大,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可能性越大,农户风险规避意识越弱,越容易采用循环农业技术;家庭务农劳动力越多、家庭年总收入越高、农业生产费用支出比重越高、养殖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比重越大,则农户越可能采用循环农业技术;技术指导次数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用行为有负向影响。最后,通过对农户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均耕地面积越多、农产品销售市场距离越远、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的认知越强,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理的选择倾向就越强。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得出以下的政策启示:第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一代职业农民;第二、对循环农业技术成果多加以宣传,增加农户对循环农业的感知程度,以组织培训、科技下乡、农户示范的形式普及循环农业技术;第三、因地制宜引进循环农业技术,加大循环农业支持力度;第四、大力扶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延长循环农业产业链;第五、完善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循环农业配套政策;第六、盘活土地资源,助推循环农业发展。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3.22
【部分图文】: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图 3-1 四川省广安市枣山镇木桥村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1 The agricutural waste recycling mode of Muqiao Village, ZaGuang'an City, Sichuan Province山镇木桥村是发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畜-沼-果”循。该村将水果、精品蔬菜销售,秸秆、不合格果蔬喂
西南大硕士学位论文司全员参与项目试验,预计 40d 左右出菇。待项目试。后,预计育种中心年产值 2.7 亿元、年利润 2700 万元品)、年产值 3.9 亿元、年利税 6240 万元。可带动创业,平均每户每季管理 3 万袋、年管理 9 万袋,年可收益 9 万元。同时,黑木耳菌包单棒装袋可消消耗茶树残枝 7.5t,全部达产后可消纳 8.1 万 t。该项循环利用,特别是遵义茶叶产区的淘汰茶树、枝条,残枝的出路问题。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如下: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8649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3.22
【部分图文】: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图 3-1 四川省广安市枣山镇木桥村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1 The agricutural waste recycling mode of Muqiao Village, ZaGuang'an City, Sichuan Province山镇木桥村是发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畜-沼-果”循。该村将水果、精品蔬菜销售,秸秆、不合格果蔬喂
西南大硕士学位论文司全员参与项目试验,预计 40d 左右出菇。待项目试。后,预计育种中心年产值 2.7 亿元、年利润 2700 万元品)、年产值 3.9 亿元、年利税 6240 万元。可带动创业,平均每户每季管理 3 万袋、年管理 9 万袋,年可收益 9 万元。同时,黑木耳菌包单棒装袋可消消耗茶树残枝 7.5t,全部达产后可消纳 8.1 万 t。该项循环利用,特别是遵义茶叶产区的淘汰茶树、枝条,残枝的出路问题。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如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欢;王雪超;董孝斌;;循环农业内涵、理论发展与展望[J];农学学报;2015年03期
2 王阳;漆雁斌;;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1906家农户微观数据[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3 乔金杰;穆月英;赵旭强;;基于联立方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补贴作用效果分析[J];经济问题;2014年05期
4 贺梅英;庄丽娟;;市场需求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诱导:来自荔枝主产区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02期
5 杨桔;;循环农业的内涵界定和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9期
6 石洪景;黄和亮;;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7 李后建;;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02期
8 陆文聪;余安;;浙江省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11期
9 陈智远;石东伟;王恩学;张正;;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12期
10 霍晓姝;武志勇;刘家顺;;河北省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2858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5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