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土地生态网络规划中源地的选取研究
【部分图文】:
(1)江苏全省1∶5 000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数据年份2016年,数据格式为矢量数据,数据来源为原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江苏省数字高程模型数据(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SRTM),空间分辨率为30m。数据来源地理空间数据云(Geospatial Data Cloud,http://www.gscloud.cn/)。
江苏省域土地生态网络可由31个一级源地、175个二级源地、1 313个三级源地和61条一级廊道、345条二级廊道、3 882条三级廊道组成,面积为23 526.26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2.04%。其中,一级生态廊道以北部的宿迁和连云港、中部的淮阴和盐城、南部的扬州和无锡等地连通最为密集(如图5)。图3 江苏省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格局
江苏省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西桐;元媛;杨慧敏;徐江浩;;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河南省土地生态质量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2期
2 昌亭;周生路;戴靓;陈龙;;金坛市土地生态质量的城乡梯度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3期
3 孙鸿睿;施永胜;崔树国;;宁夏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以盐池县为例[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4 黄晓芳;;土地规划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年11期
5 邱亮亮;王倩;周笑白;王斌;张赞;李炜;;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天津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绿色科技;2019年12期
6 熊建华;;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初探[J];国土资源情报;2018年04期
7 吴泽斌;刘卫东;汪友结;王向东;罗文斌;;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诊断[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8 刘引鸽;徐春迪;袁晓红;;土地生态风险分析及对策——以宝鸡市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郑娟尔;余振国;王联军;曾凌云;;论地质环境与土地生态管理的整合[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年05期
10 成量;陈晓远;王尚九;;广东省低碳土地生态利用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合兵;市域尺度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震;土地生态质量遥感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
3 徐美;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喆;山地平原过渡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凤连;典型煤矿区土地生态质量时空变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王淑静;金沙江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
3 周向莉;基于功能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建设协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4 申圣洁;村级土地生态状况动态评估[D];河南农业大学;2019年
5 赵正;大庆市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6 孙鹏;合肥市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7 康薇;基于敏感性和重要性的卢龙县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8 秦伟霞;新乡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估与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赵倩侠;土地生态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10 曾红;益阳市各县区土地生态利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0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