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1.1
【部分图文】: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统计来源,以1996—2017作为研宄时段,以??“农地流转”作为关键词,在“一般期刊”与“核心期刊”中进行检索,分别??检索出相关文献13455篇和3100篇文献(见图1-2),并用EXCEL对文献进行??解读,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学术界对农地流转领域的认知水平和研??宄深度。??25^3??篇?2_??¥??4??1500?A?/??/?\?/??1000?!??I??500?/????w?w?一般期刊接心期刊??图1-2?1996年以来农地流转领域文献发表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知网。??11??
?第二章枣庄市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图2-1清光绪年间版《峄县志》“峄境舆地全图’’??资料来源:周凤鸣(光绪三十年),《峄县志》。??目前,全市辖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滕州市等5??区1市,64个乡镇(街道),2485个行政村(社区),2114个村委会,66.?34万??农户,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76.?81万人,家庭承包耕地面积258.?53??万亩\??\?滕州市???(°蜂城区??L?■冶儿庄吗??\??图2-2枣庄区位??资料来源:零庄市政府官方网站,http://www.zaozhuang.gov.cn??枣庄市处于中炜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有着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在13.?6°C??-14.?2°C
的剩余索取权,农业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一个突出的体现就是,以前在社队??体制下普遍存在的“偷懒”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农户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尤其是劳动投入的增加。然而,在农业生产技术既定的情况下,劳动等??可变生产要素投入所产生的边际收益受到有限土地面积的制约开始逐渐下降。??以小麦生产为例。图4-3揭示了枣庄地区1980年-1985年间,小麦亩产与??用工量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户对农业生产劳??动的投入量已经显著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劳动投入质量的提高开始对劳动数量??的投入产生替代;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农地制度下,几乎无法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因此减少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转而增加对其他经济活动的劳动力配置几乎??成为农户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唯一途径。图4-3中的横轴表示的是1980年一??1985年每亩用工的变化情况,纵轴表示的是每亩产出的变化情况,每个点的斜??率可以看作是产出相对于劳动投入的弹性。由此看出,农户家庭收入如果想要??保持改革初期的快速增长势头,就必须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使其在边际收益??更高的产业或者部门就业,但是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处于分割的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村范围内寻求就业机会就成为当时唯一的选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淑萍;;异质性农户土地流转的决定性因素与政策建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04期
2 蔡立东;姜楠;;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法构造[J];法学研究;2015年03期
3 张正;王旭清;孟维伟;夏海勇;刘灵艳;高华鑫;;山东省耕作制度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06期
4 孙中华;;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关政策法律性问题的思考[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5 尚旭东;;行政推动农地流转的弊端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5年01期
6 王兴稳;钱忠好;;教育能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吗——基于江苏、湖北、广西、黑龙江4省11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01期
7 马凤娟;赵红霞;孙秀芳;;对我国农地产权“三权分离”相关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5年01期
8 盛洪;;制度应该怎样变迁——中英土地制度变迁比较[J];学术界;2014年12期
9 吴比;刘俊杰;赵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作用与困境——基于山东枣庄农村改革试验区做法的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14年12期
10 童静;张德元;;安徽江北地区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窦祥铭;现代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梅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忠林;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郭亮;地根政治[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佳;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王志忠;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钟涨宝;农地资源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8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璐;枣庄市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杨其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甘凤;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农地流转机制创新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杨丹丹;滕州市农地经营制度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5 王利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6 刘洋;家庭承包之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贾文章;枣庄市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高淦;枣庄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邓捷予;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孙战文;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5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5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