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研究
【部分图文】:
意愿直接受潜变量的影响,而潜变量则由观测变量构成,因此本文引入中介效用的概念:中介效用是一种特殊的因果反馈关系机制,具体指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并非是完全直接的,而是通过一个发挥中介作用的中介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即自变量通过影响中介变量进而影响因变量,中介变量可以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在本文中,观测变量对意愿的效应是一种中介效应,中介变量为潜变量。在此基础上,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农户意愿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与效应(图1)。2.TPB框架下影响因素选取
表3 模型适配指数 评价类型 参考指标 参考值 适配值 适配结果 绝对拟合指标 卡方值CMIN —— 347.31 降低 显著性概率P >0.05 0.11 理想 拟合优度指数GFI >0.90 0.89 接近 卡方除以自由度CMIN/DF <2.00 1.77 理想 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 <0.10 0.05 理想 增值拟合指标 调整后适配指数AGFI >0.90 0.86 接近 简约拟合指标 简约已调整基准化适合度指标PNFI >0.50 0.66 理想 简约已调整比较适合度指标PCFI >0.50 0.76 理想可见,在增加6条路径后,模型总体拟合状况良好,且经过路径修正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与行为意愿之间的相互作用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庆伟;许庆福;魏鲁;王增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与模式研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4年02期
2 曲衍波;张凤荣;郭力娜;许月卿;;农村居民点整理后耕地质量评价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3 刘玉娇;朱青;吕立刚;廖凯华;;基于农户意愿分析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分区[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5期
4 徐枫;王占岐;张红伟;;引入生态理念的农村居民点再利用研究[J];资源科学;2017年07期
5 杜桂云;;农村居民点整理后耕地质量评价与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年15期
6 王亮;孙鹏举;;基于景观指数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J];甘肃科技;2015年24期
7 尹承斌;;农村居民点整理后耕地质量评价与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年21期
8 张长玉;陶振坤;;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11期
9 柳礼奎;张国云;支耀宗;路紫;;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的思考[J];河北水利;2007年12期
10 石惠芳;;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J];山西水利;2012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佳灵;靖州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2 荣联伟;基于WVD-EBP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王娟;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4 云幸枝;土默特左旗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规划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5 彭呈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6 贾士义;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与环境整治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吕铮;基于农户参与的土地整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刘光辉;基于结构方程的灌区包气带氮素转化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6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8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