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绿色减贫模式研究——以河南省淅川县为例
【文章目录】:
1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绿色减贫理念
1.1 理论基础:生态文明思想
1.2 战略选择:两山理论
1.3 基本方略:精准扶贫
2 绿色减贫的实践模式及特征
2.1 生态补偿扶贫模式
2.2 生态产业扶贫模式
2.3 新技术扶贫模式
2.4 绿色减贫实践模式的新特征
3 淅川实践:“短中长”绿色减贫模式
3.1 短线促增收:打造“短平快”产业集群
3.2 中线强基础:发展特色高效生态林果产业集群
3.3 长线谋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
4 绿色减贫长效机制构建的启示与建议
4.1 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域特色优势
4.2 创新扶贫机制,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4.3 统筹各方力量,共建多元扶贫格局
4.4 重视风险保障,坚守风险控制底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朝兴;罗之法;郭占胜;孙玉妮;;丹江口库区石漠化状况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以河南省淅川县辖库区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10期
2 邹彦;姜志德;;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淅川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勇毫;郭占胜;杨朝兴;罗之法;;丹江口库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以河南省淅川县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4 关兵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5 李凤梅;;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24期
6 乔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绿色发展[J];内蒙古林业;2017年07期
7 李正荣;;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新威宁[J];理论与当代;2017年01期
8 ;湖北发布“绿色发展”考核评价细则[J];政策;2017年08期
9 耿国彪;;共话生态文明 共谋绿色发展——首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论坛在湖南举行[J];绿色中国;2017年13期
10 罗增斌;;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 构筑生态文明新家园——广安市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探索与思考[J];邓小平研究;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晓东;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融合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2 胡凌艳;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3 姚石;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及有效路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
4 郭永园;协同发展视域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燕芳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6 王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石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机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8 黄晓园;滇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宣昱婷;引入不同环境模型的区域生态效率和生态文明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10 王昕宇;四川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妍;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绿色发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2 李倩倩;从生态保护到生态支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路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3 徐芸芳;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究—从科技生态的角度分析[D];华侨大学;2014年
4 管海霞;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凯;河南省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6 代丽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7 陈正排;苍南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刘冬;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主体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陈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王福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886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8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