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农户土地流转对象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7 11:28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根”。土地是连接三农的重要纽带,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而土地流转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基础,进行土地流转是探索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能够有效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问题,使我国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只有正确引导农户进行有效的土地流转,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本文主要从土地流转的对象的视角出发,以民权县6个镇10个村转出土地农户为研究对象,获取148份问卷,把农户选择的土地转出对象分为生产大户和生产小户,在对农户土地流转对象进行科学分类后,统计分析农户土地流转对象的构成,分析农户转出对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利于农户转出对象选择生产大户,促进规模经营的意见。本文把农户转出对象选择分为生产大户和生产小户,对农户转出对象情况和转出土地进行分析,通过描述性分析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组间差异性检验对农户的基本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特征和转出土地特征四个方面对农户转出对象的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农户的基本特征,农户转出对象选择与转出土地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农户职业方面,农户转出对象的选择在农户所从事职业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方面并不能看出对转出对象的差异性。农户的家庭特征,转出对象的选择在农户家庭收入来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转出对象的选择在农户家庭是否拥有大型机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方面,转出对象的选择与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社会特征,农户是否外出务工与农户转出对象的选择没有影响;农户家庭是否担任村干部对农户转出对象的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转出土地情况,农户转出对象选择与土地的肥沃程度不用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转出对象选择与转出对象选择原因、农户转出土地渠道、转出对象的地点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发展模式,扶持多元化规模经营主体、积极发挥村集体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作用、提高农业补助,促进农业生产收入、转换传统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培育机制,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意见。
【学位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1.1
【部分图文】:
是进行大田作物种植,生产大户和生产小户有着明显的不同,转出户更小户。表 4-7 农户土地转出对象与转出土地用途Table 4-7 The transfer objects of farmers' land and the use of the transfer of land途 大田作物(96) 经济作物(32) 商业养殖(4) 其他数(比重) 6(12.77%) 23(48.94%) 3(6.38%) 15(数(比重) 90(89.11%) 9(8.91%) 1(0.99%) 1(地流转形式地流转形式主要分为: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图 4-1 发现,代耕转包形式的土地流转形式占很大比重,占比 87.8%,,有 130 人;占比 5.4%的是转让,有 8 人 ;其他形式的就比较占比非户转出土地更多的只是将土地转包出去,农民对土地都有一定的依赖性的乡土情结,现阶段只是将土地的经营权转让出去,让转入户种植自己以后种植不发生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7451
【学位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1.1
【部分图文】:
是进行大田作物种植,生产大户和生产小户有着明显的不同,转出户更小户。表 4-7 农户土地转出对象与转出土地用途Table 4-7 The transfer objects of farmers' land and the use of the transfer of land途 大田作物(96) 经济作物(32) 商业养殖(4) 其他数(比重) 6(12.77%) 23(48.94%) 3(6.38%) 15(数(比重) 90(89.11%) 9(8.91%) 1(0.99%) 1(地流转形式地流转形式主要分为: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图 4-1 发现,代耕转包形式的土地流转形式占很大比重,占比 87.8%,,有 130 人;占比 5.4%的是转让,有 8 人 ;其他形式的就比较占比非户转出土地更多的只是将土地转包出去,农民对土地都有一定的依赖性的乡土情结,现阶段只是将土地的经营权转让出去,让转入户种植自己以后种植不发生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林文声;邱泽元;;农地租约以及对象选择:来自农户问卷的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09期
2 洪名勇;龚丽娟;;农地流转口头契约自我履约机制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08期
3 黄静;;“三权分置”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问题研究[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4 卢泽羽;陈晓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5 李尚蒲;罗必良;;农地调整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3期
6 徐鲜梅;;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2015年02期
7 洪名勇;钱龙;;声誉机制、契约选择与农地流转口头契约自我履约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8 尚旭东;叶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托:探索实践与待解问题[J];农村经济;2014年09期
9 杨启智;井微;;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心理契约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2014年08期
10 崔云;;两种农村土地流转方式评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37期
本文编号:2887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8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