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视域下农民工群体自尊的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10:35
  自从国家提倡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十三五规划、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等国家重要的会议和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强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可见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心态培育。目前,农民工群体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农民工日益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心态是国民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农民工的群体自尊自信培育是国民积极向上社会心态培育的重要部分,然而关于农民工社会心态,尤其是其群体自尊自信及其培育的研究较少,可见对农民工自尊自信及其培育展开深入研究迫在眉睫。为了考察农民工的群体自尊、社会支持、获得感、社会情绪、城市认同的现状以及农民工群体自尊的影响机制和提升策略,采用群体自尊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获得感量表、社会情绪量表、城市认同量表对农民工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农民工群体自尊和积极社会情绪处于较高水平,农民工的社会支持、获得感、城市认同处于中等水平。2、农民工的获得感、社会情绪、城市认同存在性别差异,女性高于男性;农民工社会支持、城市认同和群体自尊存在婚姻状况差异,已婚的明显高于未婚的农民工;农民工的社会支持、获得...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视域下农民工群体自尊的影响机制研究


社会心态的核心维度与指标体系本文认为社会心态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生活满意感(获得感)、社会公平感、

农民工,群体,理论模型,影响因素


焦虑、价值困惑等社会心态问题,尤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并已成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意识较为强烈,这类问题在他们身上愈发严重,这不仅限制了他们在心理上真正融入城市,而且影响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甚至可能成为社会运动的诱因。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认同即为对城市的认同,会对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民工城市认同越强,对与城市的归属感也就越强,他们努力将自己归为群体的一部分,将这一群体作为自己的“内群体”,群体自尊也就越加强烈;同时,农民工群体自尊的增强也反过来不断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认同,影响他们的城市认同。3.4 群体自尊的影响因素机制的理论模型群体自尊的水平既受个人特点(性别、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也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社会支持、获得感、社会认同、社会情绪以及个人特点都会影响其群体自尊的水平。本文以农民工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群体自尊的影响机制。

模型图,农民工,群体,模型


注:*p<0.05,**p<0.01 4.3.9 农民工群体自尊的影响机制模型采用Mplus 7.0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对农民工群体自尊影响机制模型进行检验。针对农民工群体生活状况调查量表的有效数据,对农民工群体的各个要素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探究社会支持、获得感、社会情绪、城市认同对于群体自尊的作用和影响,笔者采取了 Mplus 7.0 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对农民工群体自尊影响机制理论中介模型进行了检验。因为本文的研究中介模型涉及多个中介的情况,将城市认同设为自变量,群体自尊设为因变量,将社会支持、获得感、社会情绪分别设置为中介变量。通过运行 Mplus 7.0 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得出农民工群体自尊的中介模型图,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解读[J]. 本刊编辑部.  中国社会工作. 2019(01)
[2]流动农民的社会认同分化及其影响因素[J]. 李升,黄造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内隐群际攻击性的影响:内隐集体自尊的调节作用[J]. 张淑华,范洋洋.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03)
[4]精准扶贫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获得感调查研究[J]. 李丹,杨璐,何泽川.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5]“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理论意涵与现实意蕴[J]. 田旭明.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04)
[6]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态培育体系建构[J]. 许佳佳.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01)
[7]型塑和践行:社会心态历史视角的初步考察[J]. 王俊秀.  新视野. 2017(06)
[8]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综述[J]. 兰帆,周惠玉,申瑞琴.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09)
[9]中国社会心态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 王俊秀.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10]退休人员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乔姗姗,徐震雷,郝树伟,吴任钢,苏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7)

硕士论文
[1]长沙地区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集体自尊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研究[D]. 任放.湖南师范大学 2017
[2]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及心理问题研究[D]. 董俊良.西南大学 2017
[3]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关系实证研究[D]. 柏建鹏.沈阳师范大学 2014
[4]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建构[D]. 左艳.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14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14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c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