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的渔业资源开发及其矛盾延伸
发布时间:2021-02-24 08:53
民国时期,随着绥远交通体系的完善、经济水平的提升、人口的增长与市场规模的扩大,长期被忽视的渔业资源开始得到关注。渔场与渔民数量增加,鱼获商品化加强,渔业市场日趋广阔,渔业技术显著提升使绥远的"水上牧场"史无前例地得到开发。但这一渔业开发进程却受到了绥远部分牧区蒙民的抵制。从表面上看,这仅是因宗教信仰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分歧,是在藏传佛教灵魂转世思想下,信众会认为鱼虾之魂与牲畜相关,鱼类的命运与牲畜甚至牧民自身的命运亦是紧密相连。从社会经济角度看,绥远地区的渔业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二者不仅拥有共同的从业群体,而且相互促进,甚至可以说没有农业的开垦,就没有渔业的开发。可见其实质仍然是特殊环境下农牧矛盾的延伸与变体。这一时期蒙旗对于渔业的抵制,仍然是对农业开发的抵制,是旧有农牧矛盾的延伸。现代建设与传统旧俗的碰撞、农牧社会关系的变化均在绥远渔业开发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渔业开发成为农牧业之外又一研究近现代绥远社会经济变迁的重要视角。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绥远渔业生产环境与渔业区
二、绥远渔业生产者与市场
三、绥远渔业生产技术
四、绥远渔业开发阻力与农牧矛盾
(一)宗教思想层面
(二)现实社会经济层面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民族地区农牧交接带城乡间商品贸易探析——以绥远地区集市为中心的考察[J]. 何一民,赵晓培. 兰州学刊. 2015(01)
[2]清代以来绥远屯垦的沿革[J]. 刘亚丽.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3]西藏铜币上佛教纹饰研究[J]. 金普军,凌雪. 宗教学研究. 2007(02)
[4]略论清末绥远地区的蒙垦[J]. 李玉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1(03)
博士论文
[1]绥远省的粮食生产与家庭副业(1928-1937)[D]. 于首涛.内蒙古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49127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绥远渔业生产环境与渔业区
二、绥远渔业生产者与市场
三、绥远渔业生产技术
四、绥远渔业开发阻力与农牧矛盾
(一)宗教思想层面
(二)现实社会经济层面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民族地区农牧交接带城乡间商品贸易探析——以绥远地区集市为中心的考察[J]. 何一民,赵晓培. 兰州学刊. 2015(01)
[2]清代以来绥远屯垦的沿革[J]. 刘亚丽.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3]西藏铜币上佛教纹饰研究[J]. 金普军,凌雪. 宗教学研究. 2007(02)
[4]略论清末绥远地区的蒙垦[J]. 李玉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1(03)
博士论文
[1]绥远省的粮食生产与家庭副业(1928-1937)[D]. 于首涛.内蒙古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49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4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