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业环境行为空间分异计量研究——基于物料平衡原则的线性增长模型检验
发布时间:2021-04-06 14:36
基于地理学中空间地域分异理论和人文地理学思想,利用西部11省份4年纵向数据,构建了基于物料平衡原则的线性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西部11个个体农业环境行为发展的轨迹及其空间分异的预期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最终状态和行为增长率间具有强负相关性,污染估计值较高的地区,其平均农业环境行为将以较快的2.626个单位速度减少,增长率和最终状态在西部地区间差异显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投入是最终状态和增长率显著负向预期因子,农业经营规模对最终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增长率产生了负向影响,农业结构分别是最终状态、增长率的显著、不显著正向预期因子。这些预期因子分别解释了最终状态8.56%的方差变异和个体农业环境行为增长率61.8%的方差变异。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17,33(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引导农户施肥行为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影响——基于中英项目调查分析[J]. 华春林,陆迁,姜雅莉. 科技管理研究. 2015(14)
[2]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J]. 田云,张俊飚,何可,丰军辉. 中国农村观察. 2015(04)
[3]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意愿和行为分析[J]. 肖新成,何丙辉,倪九派,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4]中国农业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 崔晓,张屹山. 中国农村经济. 2014(08)
[5]基于农户生物一经济模型的农业与环境政策响应模拟——以太湖流域为例[J]. 罗小娟,冯淑怡,Reidsma Pytrik,石晓平,曲福田. 中国农村经济. 2013(11)
[6]食品安全规制下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山东省蔬菜出口产地的实证调研[J]. 王志刚,李腾飞,彭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03)
[7]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9省(区)2110户农户的调查[J]. 唐博文,罗小锋,秦军.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6)
[8]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农户行为探讨[J]. 陈洪昭. 当代经济管理. 2010(05)
[9]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户经营行为研究——对湖北农户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 汪厚安,叶慧,王雅鹏. 生态经济. 2009(09)
[10]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的目标、进展与方法[J]. 谢高地,鲁春霞,甄霖,曹淑艳,章予舒,冷允法. 地理研究. 2009(03)
本文编号:3121613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17,33(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引导农户施肥行为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影响——基于中英项目调查分析[J]. 华春林,陆迁,姜雅莉. 科技管理研究. 2015(14)
[2]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J]. 田云,张俊飚,何可,丰军辉. 中国农村观察. 2015(04)
[3]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意愿和行为分析[J]. 肖新成,何丙辉,倪九派,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4]中国农业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 崔晓,张屹山. 中国农村经济. 2014(08)
[5]基于农户生物一经济模型的农业与环境政策响应模拟——以太湖流域为例[J]. 罗小娟,冯淑怡,Reidsma Pytrik,石晓平,曲福田. 中国农村经济. 2013(11)
[6]食品安全规制下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山东省蔬菜出口产地的实证调研[J]. 王志刚,李腾飞,彭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03)
[7]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9省(区)2110户农户的调查[J]. 唐博文,罗小锋,秦军.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6)
[8]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农户行为探讨[J]. 陈洪昭. 当代经济管理. 2010(05)
[9]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户经营行为研究——对湖北农户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 汪厚安,叶慧,王雅鹏. 生态经济. 2009(09)
[10]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的目标、进展与方法[J]. 谢高地,鲁春霞,甄霖,曹淑艳,章予舒,冷允法. 地理研究. 2009(03)
本文编号:3121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12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