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漾濞有机核桃发展模式探究 ——基于箐口核桃专业合作社有机核桃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21-04-06 22:06
  云南省漾濞县是一个核桃种植大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07万亩,核桃产业成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本文以箐口核桃专业合作社的有机核桃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林下经济运作发展模式对实现核桃产业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种植有机核桃的意义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农民收入,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提升漾濞有机核桃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收集法、实地调研法和访谈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箐口村的研究表明,当地的土壤、水质和大气适合有机核桃的种植。目前,合作社生产的有机核桃都是大泡核桃,在核桃树下现已形成了核桃-绿肥(中药材种植)-饲料作物-生态猪(鸡)-核桃的立体生态农业,自主研发的核桃无烟烘干设备为有机核桃的加工提供便利。箐口合作社发展有机核桃具备的优势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科学的生产管理以及先进的核桃烘烤加工技术。但合作社发展有机核桃还存在技术规范不统一、推广意识薄弱、政府扶持力度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以下策略:首先,通过对箐口核桃专业合作社有机核桃品种的选择、科学合理的施用有机肥、物理和有机的方法防治病虫害、无烟烘烤加工技术、绿色环保的有机包...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漾濞有机核桃发展模式探究 ——基于箐口核桃专业合作社有机核桃发展模式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农业


无公害食品的销售情况要优于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如图1.2。根据国际相关标准的研究,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或是食品生产、加工而来,只有经过了相关单位授权的有机食品才能对其颁发相关证书,从而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15]。有机食品的图形标志如图 1.3。图 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 图 1.2 绿色食品标志 图 1.3 有机食品标志

有机食品


的有机质比一般的蔬菜和水果更多,对人类的健康也更好[11]。1.3.2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异同点无公害产品指的是在无公害环境下利用安全生产技术和规定进行生产的食品,并且这种食品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或环境也不会造成影响和损害,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产品[12]。“无公害食品”标志图形主要是对勾、小麦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13]。无公害食品标志图形如图 1.1。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14]。就目前而言,无公害食品的销售情况要优于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如图1.2。根据国际相关标准的研究,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或是食品生产、加工而来,只有经过了相关单位授权的有机食品才能对其颁发相关证书,从而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15]。有机食品的图形标志如图 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核桃林林下经济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J]. 陈盼盼.  江西农业. 2018(02)
[2]栽植密度对漾濞核桃育苗质量的影响[J]. 杨紫江,肖锦淑,孔宁忠.  林业科技通讯. 2017(10)
[3]漾濞县农村能源发展探讨[J]. 胡译丹,杨映礼,尹芳,张无敌,赵兴玲,王昌梅,柳静,杨红,刘士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9)
[4]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陈世奇.  山东化工. 2017(07)
[5]我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发展特点、认证以及建议探讨[J]. 吕玉莲.  农技服务. 2017(05)
[6]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策略及市场监管[J]. 邓霄.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7(01)
[7]核桃的经济价值及用途[J]. 汪文科,鲁维民,杨会光.  中国果菜. 2017(02)
[8]基于SWOT分析的漾濞县核桃专业合作社发展战略研究[J]. 崔艳慧,杨映礼,尹芳,张无敌,赵兴玲,刘士清.  农业与技术. 2016(24)
[9]漾濞县核桃产业与可持续发展分析[J]. 李虹贤.  南方农业. 2016(33)
[10]不同条件下核桃青皮腐解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马红叶,潘学军,张文娥,彭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2)

硕士论文
[1]建宁县竹笋有机食品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 陈永远.福建农林大学 2014
[2]论有机农产品质量的政府监管[D]. 符策.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论有机农业研究法[D]. 李峰.南京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22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122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5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