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发布时间:2021-06-27 21:30
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提升经济水平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发展从新常态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产业融合为经济增强活力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思路。河南省在农业大省转型农业强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现代服务业强省、现代农业强省,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积极优化相关产业,加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整合,提升农业竞争力,提升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本文从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今社会背景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指导方向,通过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的使用,实地考察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企业案例,进行系统地梳理,对融合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详细认真的分析,认为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已经初步成型,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河南省的农村产业融合类型多样化、方式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最后指出了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利益联结机制、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金融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改进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基本思路结构图
图 3 创大粮食加工公司优势示意图二,公司现阶段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战略,通过订单和合同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社、农户,并不断向种植、仓储、配送、销售等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三,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企业年均收集、加面积的小麦,重量超过 2 万吨。与市内的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不断引导质小麦的种植生产活动,提高优质小麦的实际产量。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带动 7000 多户,实现了每亩增收 450-600 元的效果。公司和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工艺的制粉企业签订了加工协议,就地加工成优质面粉,降低了部分生产成四,政府对公司项目也有着一定的推广扶持,对于公司打造绿色食品、优质品定的帮助,切实增加公司知名度和行业竞争力。逐步实现粮食食品精深加工全业。
图 4 中鹤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示意图第二,集群在保证农民对土地流转获取正常基础收益的前提下,安排一部分农民加入到集群的种植和养殖工作当中,获取额外生活收入,为加工企业配套原材料生产力;另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加入到仓储保管、营销服务、运输服务等队伍当中;其余的农民按照意愿进入生产企业,安排车间操作工作,全部培训上岗,真正意义上让农民减轻生活负担,获得额外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加快农民自身转型。而这部分农民大部分来自于周边农村,合理有效的带动了周围就业。第三,努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在安排农民就业的同时,拒绝使用廉价劳动力,按照政府相关政策要求,给予农民工资收入,据调查梳理,大部分务工农民月收入在2500-3500 元,在企业开发新项目的时候,还会给予农民定期组织安排相关的技能培训和销售培训,大大提升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标。第四,运用机械化设备,全面保障生产现代化水平,不仅如此,集群还引入了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台,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实现可追溯的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J]. 王烨冰. 农业经济. 2019(02)
[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 李铜山,李璐洋. 中州学刊. 2019(02)
[3]农村产业结构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 刘锐.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2)
[4]基于系统论的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一种粘性的观点[J]. 方世敏,王海艳. 经济地理. 2018(12)
[5]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实困境及模式选择——以黑龙江省6个贫困县为例[J]. 王颜齐,李玉琴. 农业经济. 2018(12)
[6]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研究[J]. 赵静. 农业经济. 2018(12)
[7]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产融合路径:逻辑必然与实证判定[J]. 陈学云,程长明.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1)
[8]产业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J]. 颜培霞. 改革与战略. 2018(11)
[9]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路径[J]. 李小云.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8(11)
[10]关于“互联网+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思考[J]. 邹伟清,廖裕,刘进法,胡军华,林平水,张小生. 农业科技通讯. 2018(11)
本文编号:3253641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基本思路结构图
图 3 创大粮食加工公司优势示意图二,公司现阶段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战略,通过订单和合同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社、农户,并不断向种植、仓储、配送、销售等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三,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企业年均收集、加面积的小麦,重量超过 2 万吨。与市内的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不断引导质小麦的种植生产活动,提高优质小麦的实际产量。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带动 7000 多户,实现了每亩增收 450-600 元的效果。公司和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工艺的制粉企业签订了加工协议,就地加工成优质面粉,降低了部分生产成四,政府对公司项目也有着一定的推广扶持,对于公司打造绿色食品、优质品定的帮助,切实增加公司知名度和行业竞争力。逐步实现粮食食品精深加工全业。
图 4 中鹤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示意图第二,集群在保证农民对土地流转获取正常基础收益的前提下,安排一部分农民加入到集群的种植和养殖工作当中,获取额外生活收入,为加工企业配套原材料生产力;另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加入到仓储保管、营销服务、运输服务等队伍当中;其余的农民按照意愿进入生产企业,安排车间操作工作,全部培训上岗,真正意义上让农民减轻生活负担,获得额外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加快农民自身转型。而这部分农民大部分来自于周边农村,合理有效的带动了周围就业。第三,努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在安排农民就业的同时,拒绝使用廉价劳动力,按照政府相关政策要求,给予农民工资收入,据调查梳理,大部分务工农民月收入在2500-3500 元,在企业开发新项目的时候,还会给予农民定期组织安排相关的技能培训和销售培训,大大提升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标。第四,运用机械化设备,全面保障生产现代化水平,不仅如此,集群还引入了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台,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实现可追溯的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J]. 王烨冰. 农业经济. 2019(02)
[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 李铜山,李璐洋. 中州学刊. 2019(02)
[3]农村产业结构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 刘锐.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2)
[4]基于系统论的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一种粘性的观点[J]. 方世敏,王海艳. 经济地理. 2018(12)
[5]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实困境及模式选择——以黑龙江省6个贫困县为例[J]. 王颜齐,李玉琴. 农业经济. 2018(12)
[6]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研究[J]. 赵静. 农业经济. 2018(12)
[7]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产融合路径:逻辑必然与实证判定[J]. 陈学云,程长明.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1)
[8]产业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J]. 颜培霞. 改革与战略. 2018(11)
[9]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路径[J]. 李小云.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8(11)
[10]关于“互联网+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思考[J]. 邹伟清,廖裕,刘进法,胡军华,林平水,张小生. 农业科技通讯. 2018(11)
本文编号:3253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5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