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粒用高粱产业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1-07-04 06:48
粒用高粱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遗传基础狭窄,适宜机械化的品种和突破性品种少,套牌经营假劣种子多;二是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机械化水平低,病虫草危害重,药害时有发生;三是加工利用单一,研发力度不够,缺少政策扶持。应完善种质交流和经营规则,建立合作共赢平台;育种和栽培都要符合机械化需求,提高效率,增收节支。当前研发重点是解决高粱的用途问题,扩大利用范围和销量,高粱面积才能有所恢复和发展。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科学. 2020,45(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品种与种子问题
1.1 品种数量多种质狭窄
1.2 假劣种子多
1.3 不恰当的引种
1.4 合作共赢问题
1.5 加速新品种推广问题
1.6 发挥高粱优势
2 栽培与病虫防控问题
2.1 栽培技术落后
2.1.1 高粱栽培一直不够重视
2.1.2 劳动力短缺,施肥不合理
2.1.3 做好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与培训
2.2 病虫草害问题
3 机械化问题
3.1 机械化水平低
3.2 品种秸秆含水高不利于机械收获
4 加工与利用问题
4.1 高粱用于酿造业
4.1.1 需求情况
4.1.2 存在问题
4.2 高粱籽粒用于饲料研发力度不够
4.3 高粱的食用量锐减有待开发
5 政策与经济问题
5.1 价格波动大效益低
5.1.1 高粱生产规模小,种植大户少
5.1.2 高粱用途单一,市场回旋余地小,价格波动大
5.1.3 高粱生产订单少
5.2 国家财政投入少
5.2.1 加强对高粱科研项目的投入
5.2.2 增加政策扶持扩大生产面积
6 粒用高粱产业重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完善路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王昌森,董文静. 东北农业科学. 2018(04)
[2]对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思考[J]. 李存玲,李拴曹,邬勃. 安徽农学通报. 2017(19)
[3]陕西省高粱生产与产业发展策略[J]. 屈洋,王可珍,康军科. 中国种业. 2016(02)
[4]高粱的营养价值以及应用现状[J]. 寇兴凯,徐同成,宗爱珍,刘丽娜,陶海腾,邱斌,刘玮,李文香,杜方岭.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1)
[5]山西省高粱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 景小兰,柳青山,平俊爱,程庆军,白文斌,张福跃. 山西农业科学. 2014(06)
[6]通辽地区发展高粱产业前景分析[J]. 白乙拉图,塔娜,包春光,田丽梅.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01)
[7]吉林省高粱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J]. 周紫阳,马英慧,李光华,王江红,周连生. 杂粮作物. 2009(06)
[8]黑龙江省高粱生产及育种工作展望[J]. 王黎明. 作物杂志. 2007(03)
[9]粒用高粱超高产育种的思考[J].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王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01)
[10]高粱产业发展潜力浅析[J]. 朱凯,卢庆善,王艳秋. 中国农技推广. 2005(07)
本文编号:3264264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科学. 2020,45(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品种与种子问题
1.1 品种数量多种质狭窄
1.2 假劣种子多
1.3 不恰当的引种
1.4 合作共赢问题
1.5 加速新品种推广问题
1.6 发挥高粱优势
2 栽培与病虫防控问题
2.1 栽培技术落后
2.1.1 高粱栽培一直不够重视
2.1.2 劳动力短缺,施肥不合理
2.1.3 做好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与培训
2.2 病虫草害问题
3 机械化问题
3.1 机械化水平低
3.2 品种秸秆含水高不利于机械收获
4 加工与利用问题
4.1 高粱用于酿造业
4.1.1 需求情况
4.1.2 存在问题
4.2 高粱籽粒用于饲料研发力度不够
4.3 高粱的食用量锐减有待开发
5 政策与经济问题
5.1 价格波动大效益低
5.1.1 高粱生产规模小,种植大户少
5.1.2 高粱用途单一,市场回旋余地小,价格波动大
5.1.3 高粱生产订单少
5.2 国家财政投入少
5.2.1 加强对高粱科研项目的投入
5.2.2 增加政策扶持扩大生产面积
6 粒用高粱产业重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完善路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王昌森,董文静. 东北农业科学. 2018(04)
[2]对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思考[J]. 李存玲,李拴曹,邬勃. 安徽农学通报. 2017(19)
[3]陕西省高粱生产与产业发展策略[J]. 屈洋,王可珍,康军科. 中国种业. 2016(02)
[4]高粱的营养价值以及应用现状[J]. 寇兴凯,徐同成,宗爱珍,刘丽娜,陶海腾,邱斌,刘玮,李文香,杜方岭.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1)
[5]山西省高粱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 景小兰,柳青山,平俊爱,程庆军,白文斌,张福跃. 山西农业科学. 2014(06)
[6]通辽地区发展高粱产业前景分析[J]. 白乙拉图,塔娜,包春光,田丽梅.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01)
[7]吉林省高粱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J]. 周紫阳,马英慧,李光华,王江红,周连生. 杂粮作物. 2009(06)
[8]黑龙江省高粱生产及育种工作展望[J]. 王黎明. 作物杂志. 2007(03)
[9]粒用高粱超高产育种的思考[J].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王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01)
[10]高粱产业发展潜力浅析[J]. 朱凯,卢庆善,王艳秋. 中国农技推广. 2005(07)
本文编号:3264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6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