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形成与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验证
发布时间:2021-07-13 17:57
利用197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村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在构建了具有内部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性的农民消费行为计量模型基础上,本文运用SYS-GMM估计方法对农民消费行为的时期演化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变动不仅在整体上呈现出对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性,而且还表现出了显著的习惯形成效应;过度敏感性和习惯形成效应都因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阶段性不同而存在极大差异,特别是在2004年前后表现出了明显的"消费压抑"和"消费释放"这一两极分化现象,而习惯形成效应表现出了明显的先缓慢降低之后又快速扩大的趋势;同一类消费在不同阶段的习惯形成效应和不同类消费在同一阶段的习惯形成效应都存在显著差异,各项消费同样存在从"压抑"向"释放"的转变趋势。本文研究的启示在于: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已经到了最佳时期。必须增强支农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准确性,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进一步转变农民消费观念,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全面改善。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经济.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惯形成、收入阶层异质性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J]. 臧旭恒,陈浩.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9(05)
[2]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J]. 张海鹏.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3)
[3]互联网使用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基于甘肃省1735个农户的调查[J]. 张永丽,徐腊梅.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2)
[4]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J]. 魏后凯,刘长全.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2)
[5]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格局与未来展望[J]. 温涛,何茜,王煜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6]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习惯形成效应的演进研究[J]. 翟天昶,胡冰川.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8)
[7]习惯形成、收入结构失衡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演化研究[J]. 王小华,温涛,朱炯. 经济学动态. 2016(10)
[8]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理论依据、积累效果与政策启示[J]. 王小华,温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9]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结构演化的差异研究[J]. 王小华,温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10)
[10]新形势下农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特征、利益机制及决策效果[J]. 温涛,王小华,杨丹,朱炯. 管理世界. 2015(07)
本文编号:3282531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经济.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惯形成、收入阶层异质性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J]. 臧旭恒,陈浩.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9(05)
[2]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J]. 张海鹏.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3)
[3]互联网使用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基于甘肃省1735个农户的调查[J]. 张永丽,徐腊梅.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2)
[4]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J]. 魏后凯,刘长全.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2)
[5]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格局与未来展望[J]. 温涛,何茜,王煜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6]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习惯形成效应的演进研究[J]. 翟天昶,胡冰川.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8)
[7]习惯形成、收入结构失衡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演化研究[J]. 王小华,温涛,朱炯. 经济学动态. 2016(10)
[8]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理论依据、积累效果与政策启示[J]. 王小华,温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9]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结构演化的差异研究[J]. 王小华,温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10)
[10]新形势下农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特征、利益机制及决策效果[J]. 温涛,王小华,杨丹,朱炯. 管理世界. 2015(07)
本文编号:3282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8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