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城县耕地表土剥离及再利用潜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9 16:13
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速率飞速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土壤资源严重匮乏、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保护优质耕作土壤资源是缓解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口增加对耕地资源需求压力,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确保社会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此背景下,对柳城县表土剥离及再利用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两方面,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因素,运用文献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在柳城县耕地地力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指导下,对该地区表土剥离潜力和表土再利用潜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潜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2016-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为995.47hm2,土壤质量整体较好,在十二个乡镇均有表土剥离规划区,主要分布于沙埔镇和大埔镇,占表土剥离总面积的66.86%。通过对待剥离区土壤供给数量潜力、土壤质量潜力等评价,对该地区剥离表土进行潜力分级,大埔镇和沙埔镇规划占用耕地面积均在200hm2以上,具有占用耕地表土土壤质量较高、表土供给数量较多,施工条件便利等优势,属于重点剥离镇;东泉镇、六塘镇等2个镇规...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柳城县行政区划图
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3.3.3 评价方法3.3.3.1 评价指标获取表土剥离及再利用数量潜力评价指标:(1)表土层厚度是通过规划拟占用耕地图斑与土壤类型图(图 3-1)叠加得到所占用耕地的土种类型和表土层厚度,依据土种类型将拟剥离表土厚度确定为耕作层和犁底层厚度之和。
图 3- 2 柳城县坡度图5)道路通达度:通过从柳城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图 3-3)提取的耕地、采矿用地民点、公路用地等现状地类,基于扩散赋分法和指数衰减模型,运用 ArcGIS 中 Ne算评价地块到农村居民点和公路距离,计算农村居民点和道路对地块的作用程度式详见 3-1 至 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表土剥离技术启蒙与发展研究综述[J]. 杨紫千,刘小庆,董秀茹,王秋兵.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11)
[2]表土剥离再利用方向及路径[J]. 杨紫千,刘小庆,王秋兵. 中国土地. 2017(11)
[3]生产建设项目表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宋立旺,戚德辉,郝咪娜. 中国水土保持. 2017(09)
[4]广东省建设占地土壤耕作层剥离利用新局面[J]. 赵宇,程炯,余华杰,吉冬青. 广东土地科学. 2017(04)
[5]中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研究进展[J]. 郭月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01)
[6]表土复原的生态利用价值研究——关于巴彦淖尔市生产建设项目表土剥离、保护及利用的探索[J]. 张智丽,焦建国.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7(01)
[7]贵州省非农建设用地表土剥离再利用的做法与启示[J]. 饶应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2)
[8]公主岭市多措并举狠抓耕地保护工作[J]. 吉林农业. 2016(21)
[9]江西省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的技术探讨[J]. 余敦,袁胜国.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08)
[10]表土剥离再利用研究[J]. 姚国征,高永,杨婷婷. 西部资源. 2016(01)
硕士论文
[1]县域表土剥离再利用供需平衡研究[D]. 张喜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基于选择试验模型的表土剥离利用效益非市场价值评估[D]. 韩春丽.浙江大学 2014
[3]吉林省黑土区村庄表土剥离技术集成方案[D]. 董雪.吉林农业大学 2012
[4]基于运筹学存储理论的土地复垦表土优化利用研究[D]. 梁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本文编号:3309640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柳城县行政区划图
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3.3.3 评价方法3.3.3.1 评价指标获取表土剥离及再利用数量潜力评价指标:(1)表土层厚度是通过规划拟占用耕地图斑与土壤类型图(图 3-1)叠加得到所占用耕地的土种类型和表土层厚度,依据土种类型将拟剥离表土厚度确定为耕作层和犁底层厚度之和。
图 3- 2 柳城县坡度图5)道路通达度:通过从柳城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图 3-3)提取的耕地、采矿用地民点、公路用地等现状地类,基于扩散赋分法和指数衰减模型,运用 ArcGIS 中 Ne算评价地块到农村居民点和公路距离,计算农村居民点和道路对地块的作用程度式详见 3-1 至 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表土剥离技术启蒙与发展研究综述[J]. 杨紫千,刘小庆,董秀茹,王秋兵.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11)
[2]表土剥离再利用方向及路径[J]. 杨紫千,刘小庆,王秋兵. 中国土地. 2017(11)
[3]生产建设项目表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宋立旺,戚德辉,郝咪娜. 中国水土保持. 2017(09)
[4]广东省建设占地土壤耕作层剥离利用新局面[J]. 赵宇,程炯,余华杰,吉冬青. 广东土地科学. 2017(04)
[5]中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研究进展[J]. 郭月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01)
[6]表土复原的生态利用价值研究——关于巴彦淖尔市生产建设项目表土剥离、保护及利用的探索[J]. 张智丽,焦建国.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7(01)
[7]贵州省非农建设用地表土剥离再利用的做法与启示[J]. 饶应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2)
[8]公主岭市多措并举狠抓耕地保护工作[J]. 吉林农业. 2016(21)
[9]江西省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的技术探讨[J]. 余敦,袁胜国.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08)
[10]表土剥离再利用研究[J]. 姚国征,高永,杨婷婷. 西部资源. 2016(01)
硕士论文
[1]县域表土剥离再利用供需平衡研究[D]. 张喜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基于选择试验模型的表土剥离利用效益非市场价值评估[D]. 韩春丽.浙江大学 2014
[3]吉林省黑土区村庄表土剥离技术集成方案[D]. 董雪.吉林农业大学 2012
[4]基于运筹学存储理论的土地复垦表土优化利用研究[D]. 梁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本文编号:3309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0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