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优先序变化研究 ——基于农户需求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18 03:5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对于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经济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研究该问题最普遍、最适宜的方法就是对其供给优先序问题的研究,同时也只有在充分考虑农户自身需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其最优供给状态。因此,本文基于临夏州的经济发展特性,并结合当地独特的社会环境,以农户需求的视角通过对其不同时期优先序的比对来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普遍以省域或更大的区域为研究目标探究其供给优先序,致使得出的研究结论缺乏有效针对性;其次绝大多数学者普遍以地区现状展开分析,缺乏对农户需求演变背后真实动机的了解,所以反映出来的问题也难免不全,得出的优先序指导意义不强。因此,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临夏州不同时期优先序的研究及对比分析,探析农户需求变化背后的真实原因,致使提出的理论建议更全面、更具针对性、更适用于当地的现状。本文内容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对其内涵及其特征的详细解读,使本文对该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就其相关理论进行详细解读,为本文的行文逻辑做铺垫说明。第二部分首先对临夏州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公共品的社会需求加总和局部均衡假设如果没有消费者“搭便车”,那么实现最优供给,既最佳的供需状态就很
图 2.2 资源实现最优配置时公共品与私人品组合关系森的假设可知,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公共产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现实中,没有一个知晓完普遍也不会真实表露自己对其使用的产品的真实偏好,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以此改变每个人对不同产品真,同时,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针对每位消费者使用其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效用不同,因此其愿意支付的价但如果使消费者在使用同等数量的产品后被要求支付不以上这些问题都将会使其供给的帕累托条件无法实现,只是一种建立在假设之上的理想状态,但它毕竟也为后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新的思路,而且上述理论其供给过程中,供给方应以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为导向供最优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亦是如此,如果缺失对
图 4.1 农户视角下急需政府投资的公共产品分层聚类图注:图中纵坐标数字标号分别代表:1:乡村道路建设乡村道路建设;2:安全饮水;3:农村电网改造;4:农田水利建设;5:农业技术;6:农村医疗保健;7:劳务培训;8:广播电视;9:义务教育;10:农村社会保障;11:市场信息服务;12:计划生育;13:生态环境保护;14:文化娱乐健身。聚类结果表明上述十四项公共产品可以明显聚为五类,结合表 4.1 中针对其不同位次上的被选频次以及走访调研时的切身感受对其进行排序,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层次为农村医疗保健项目。其在前五位中共出现 158 次,明显高于其他各项公共产品,而且农村医疗保健在前三位中就被选 102 次,足以说明其需求紧迫性远高于其他各项公共产品。第二层次是安全饮水,其在前五位中共被选 104 次,而且作为首项被选 41次,因此被聚类在该层级。第三层次为农田水利建设,义务教育,农业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由聚类分析图示可知这四项公共产品被明显的聚为一类。结合表 4.1 中这四项公共产品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 刘磊. 农业与技术. 2016(17)
[2]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多维评价研究——来自陕西、河南、宁夏、山东调研数据的验证[J]. 王蕾,杜栋,郭志勤,马海良,宋丽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8)
[3]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胡容. 经济研究导刊. 2016(21)
[4]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区域差异研究[J]. 冷哲,黄佳民,仲昭朋. 农业技术经济. 2016(05)
[5]公共行政决策价值的优先序困境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J]. 王进,赵秋倩.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07)
[6]人口空心化、居民参与意愿与农村公共品供给——来自山东省758位农村居民的调查[J]. 刘蕾.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2)
[7]基于KANO模型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分类与供给优先序研究[J]. 刘蕾. 财贸研究. 2015(06)
[8]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供给主体的分析[J]. 刘彤. 理论探索. 2015(03)
[9]农户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角色差距与调适[J]. 汪旭,刘桂芝. 求实. 2014(08)
[10]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 张平军. 甘肃农业. 2014(13)
博士论文
[1]农村公共物品投资问题研究[D]. 袁建华.山东农业大学 2008
[2]农村公共品供求均衡机制研究[D]. 岳书铭.山东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9138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公共品的社会需求加总和局部均衡假设如果没有消费者“搭便车”,那么实现最优供给,既最佳的供需状态就很
图 2.2 资源实现最优配置时公共品与私人品组合关系森的假设可知,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公共产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现实中,没有一个知晓完普遍也不会真实表露自己对其使用的产品的真实偏好,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以此改变每个人对不同产品真,同时,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针对每位消费者使用其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效用不同,因此其愿意支付的价但如果使消费者在使用同等数量的产品后被要求支付不以上这些问题都将会使其供给的帕累托条件无法实现,只是一种建立在假设之上的理想状态,但它毕竟也为后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新的思路,而且上述理论其供给过程中,供给方应以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为导向供最优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亦是如此,如果缺失对
图 4.1 农户视角下急需政府投资的公共产品分层聚类图注:图中纵坐标数字标号分别代表:1:乡村道路建设乡村道路建设;2:安全饮水;3:农村电网改造;4:农田水利建设;5:农业技术;6:农村医疗保健;7:劳务培训;8:广播电视;9:义务教育;10:农村社会保障;11:市场信息服务;12:计划生育;13:生态环境保护;14:文化娱乐健身。聚类结果表明上述十四项公共产品可以明显聚为五类,结合表 4.1 中针对其不同位次上的被选频次以及走访调研时的切身感受对其进行排序,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层次为农村医疗保健项目。其在前五位中共出现 158 次,明显高于其他各项公共产品,而且农村医疗保健在前三位中就被选 102 次,足以说明其需求紧迫性远高于其他各项公共产品。第二层次是安全饮水,其在前五位中共被选 104 次,而且作为首项被选 41次,因此被聚类在该层级。第三层次为农田水利建设,义务教育,农业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由聚类分析图示可知这四项公共产品被明显的聚为一类。结合表 4.1 中这四项公共产品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 刘磊. 农业与技术. 2016(17)
[2]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多维评价研究——来自陕西、河南、宁夏、山东调研数据的验证[J]. 王蕾,杜栋,郭志勤,马海良,宋丽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8)
[3]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胡容. 经济研究导刊. 2016(21)
[4]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区域差异研究[J]. 冷哲,黄佳民,仲昭朋. 农业技术经济. 2016(05)
[5]公共行政决策价值的优先序困境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J]. 王进,赵秋倩.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07)
[6]人口空心化、居民参与意愿与农村公共品供给——来自山东省758位农村居民的调查[J]. 刘蕾.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2)
[7]基于KANO模型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分类与供给优先序研究[J]. 刘蕾. 财贸研究. 2015(06)
[8]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供给主体的分析[J]. 刘彤. 理论探索. 2015(03)
[9]农户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角色差距与调适[J]. 汪旭,刘桂芝. 求实. 2014(08)
[10]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 张平军. 甘肃农业. 2014(13)
博士论文
[1]农村公共物品投资问题研究[D]. 袁建华.山东农业大学 2008
[2]农村公共品供求均衡机制研究[D]. 岳书铭.山东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9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4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