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熟人社会、村庄动员与内源式发展——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9 11:22
  内源式发展强调发展过程由本地控制,发展选择由本地决定,发展收益保留在本地。乡村内源式发展离不开本地化的社会动员。然而,已有研究多聚焦于村庄内源式发展中的动力来源或动员机制,忽视了村庄内源式发展的具体场景,即嵌入乡村发展的熟人社会基础。本文采用单案例嵌入性分析方法,从陕西省袁家村的发展实际出发,探究熟人社会在村庄动员中的背景因素及其动员机制。研究发现,乡村熟人社会所蕴含的三大特征——熟人关系网、人情机制和面子观,具有增进信息对称、充当资源传输网络、鼓励先富带后富、维护村庄共识的作用,进而可助力资源动员、成员动员和观念动员,推动村庄内源式发展的实现。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观察.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熟人社会、村庄动员与内源式发展——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


熟人社会特征、动员机制及村庄内源式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中的空间资源利用制度创新——如何弱化“三产融合”中的空间“隐性剥夺”[J]. 唐溧,董筱丹.  探索与争鸣. 2019(12)
[2]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上海市Y村的案例考察[J]. 张玉强,张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3]资源·参与·认同: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 张文明,章志敏.  社会科学. 2018(11)
[4]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乡村产业及其社会基础——以浙江省L市偏远乡村来料加工为例[J]. 付伟.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6)
[5]乡土社会中的面子观与乡村治理[J]. 董磊明,郭俊霞.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8)
[6]村庄里的分化:熟人社会、富人在村与阶层怨恨——对东部地区农村阶层分化的若干理解[J]. 杨华,杨姿.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4)
[7]政府扶持、社会助力与农民行动——人口较少民族乡村发展的内源动力新探[J]. 闫丽娟,孔庆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7)
[8]政府理性与村社理性:中国的两大“比较优势”[J]. 何慧丽,邱建生,高俊,温铁军.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9]当前农村人情文化的负面效应和正向功能——以温州农村为例[J]. 任映红.  浙江社会科学. 2012(01)
[10]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J]. 陈柏峰.  社会. 2011(01)



本文编号:3351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51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8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