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新野县肉牛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15:00
  自2015年中央1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至今,“1号文件”历年都强调三产融合,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本文研究的新野县肉牛产业三产融合,就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新野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新野县肉牛产业三产融合作为新野县农村三产业融合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新野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局。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力争全面了解新野县肉牛产业内三产业融合发展状况,找出新野县肉牛产业内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新野县肉牛产业内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建议。本文通过分析新野县肉牛产业融合的龙头企业带动型、园区社区带动型、产业集聚带动型三种融合实践模式,提炼出新野县肉牛产业融合的成功经验:“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总结出新野县肉牛产业三产融合的主要成效:农民增收的经济效益、土地效率提高的农业效益、就业增加和城镇化率提高的社会效益、环境改善的生态效益。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挖掘新野县肉牛产业三产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农民主体意识不强、肉牛企业带动水平不高、政府引领作用...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野县肉牛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研究


图1日本六次产业化示意图

知网,一二三产业,农村,数据来源


John W. Longworth(2003)认为,专业养牛户的收入远高于非专业户,但他们也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饲料和架子牛价格对养牛场大规模育肥场的收入影响很大。ColinG. Brown(2002)分析了肉牛屠宰行业的特点,并指出由于其设备原始,个体养牛户和屠宰户实际上比食品公司养殖和屠宰场成本低。2、国内研究综述2018 年 3 月 15 日,在中国知网按照“主题”搜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相关的文章,共找到 760 条结果。从发表年度来看,从 2008 年至 2014 年每年仅有寥寥的几篇文章收录,从 2015 年开始有明显提高,2016 年到 2017 年中国知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相关的文章开始呈现井喷式增长,达到了 346 篇,具体请参看图 2。明显看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当下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

一二三产业,知网,农村,相关文献


图 3 中国知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相关文献来源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http://www.cnki.net(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的相关研究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的认识角度不同,阐释也不尽相同,如表 1 所示:主要有性质论、目的论、过程论和结果论四种。随研究和实践深入,有不同理解或解读,但对其“核心”基本达成共识。姜长云(2015认为“农村三产业的融合还是属于产业融合的范畴。其基于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融合与交叉重组,特点是产业链延伸、产业规模扩大、产业功能转型。通过形成新技术、新格式、新商业模式,推动农村地区资源、要素、技术和市场需求的整合和优化并取得成果的途径”,“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跨越,职能的扩大和多方共赢,让农民参与二三产业,分享增值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农民增收的目标”。(马晓河,2015)。表 1 不同学者对农村三产业融合内涵的界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模式、优劣比较与政策建议[J]. 吕岩威,刘洋.  农村经济. 2017(12)
[2]三产融合视角下西峡县香菇产业发展研究[J]. 刘丰华,吕玉花.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5)
[3]南阳黄牛产业化发展研究[J]. 刘丰华,吕玉花.  现代商业. 2017(23)
[4]新野县农村三产融合研究[J]. 刘丰华,吕玉花.  中国商论. 2017(21)
[5]新野县农村发展探究[J]. 刘丰华,吕玉花.  南方农业. 2017(12)
[6]新农村建设与三次产业融合互动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卢燕.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07)
[7]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助推农业改革发展[J]. 张丽娜.  奋斗. 2015(12)
[8]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 陈晓华.  农村经营管理. 2015(12)
[9]产业融合需要构建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J]. 李文学.  农业工程技术. 2015(29)
[10]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 积极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 潘利兵.  农业工程技术. 2015(29)

硕士论文
[1]新野县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蔡致远.河南农业大学 2014
[2]基于产业集群的河南省食品产业发展研究[D]. 李艳.南昌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30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430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f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