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精准扶贫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榆林市扶贫工作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11 23:45
  本文旨在解读精准扶贫中政府职能,分析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四项机制中政府职能现状,提出在合作型反贫困视角下的“五位一体”合作扶贫模式,精准定位政府职能以期实现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的高效对接。具体为,通过梳理我国扶贫阶段、典型阶段,分析其间政府的职能发挥与多元主体的参与,认为我国扶贫分为四个阶段,参与扶贫的主体也由政府单方面输血式扶贫,到政府、贫困者(户)、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结合合作型反贫困理念与精准扶贫机制,本文构建“五位一体”精准扶贫中政府职能定位理论框架,梳理多主体在扶贫中的参与情况,剖析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职能定位,包括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中的定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榆林市政府在精准扶贫中开展的项目,并结合笔者对在扶贫工作中的实践,解读榆林市政府现阶段在精准扶贫中的职能定位,并根据理论研究的的情况,提出榆林市精准扶贫进一步深化的路径建议。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精准扶贫的内涵和外延
        1.2.2 精准扶贫的理论研究
        1.2.3 精准扶贫中的政府职能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2 精准扶贫中政府职能的理论基础
    2.1 贫困理论
        2.1.1 收入贫困
        2.1.2 能力贫困
        2.1.3 权利贫困
    2.2 政府反贫困理论
3 我国精准扶贫背景与政府职能定位
    3.1 我国精准扶贫背景
    3.2 我国扶贫的阶段划分及政府职能分析
        3.2.1 我国扶贫阶段的划分
        3.2.2 不同扶贫阶段中的政府职能
    3.3 “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政府职能分析框架
        3.3.1 扶贫的目的是反贫困而不只是减少贫困者
        3.3.2 扶贫的主体主要包括五方面
        3.3.3 多主体参与扶贫实践的机制
    3.4 “五位一体”精准扶贫中的政府职能
4 精准扶贫中政府职能的实现
    4.1 精准识别——构建大信息平台
        4.1.1 精准识别的现状
        4.1.2 精准识别存在的问题
        4.1.3 精准识别中政府职能的定位
    4.2 精准帮扶——促成资源精准对接
        4.2.1 精准帮扶的现状
        4.2.2 精准帮扶存在的问题
        4.2.3 精准帮扶中政府职能的定位
    4.3 精准管理——共享扶贫项目实施状态
        4.3.1 精准管理的现状
        4.3.2 精准管理存在的问题
        4.3.3 精准管理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4.4 精准考核——激发各主体积极性
        4.4.1 精准考核的现状
        4.4.2 精准考核存在的问题
        4.4.3 精准考核中政府的职能定位
5 榆林市精准扶贫实践与政府职能改进
    5.1 精准扶贫推动榆林市扶贫工作快速发展
    5.2 榆林市精准扶贫实践——以W村精准扶贫项目为例
        5.2.1 W村引进“优质农田”项目
        5.2.2 W村试点“光伏扶贫”项目
    5.3 精准扶贫中榆林市政府职能改进分析
        5.3.1 精准识别中贫困户筛选职能
        5.3.2 精准帮扶中政府协调多主体职能
        5.3.3 精准管理中政府动态监管职能
        5.3.4 精准考核中政府考核项目职能
    5.4 精准扶贫中榆林市政府职能改进建议
        5.4.1 精准识别回头看,清理退出非贫困户
        5.4.2 精准帮扶再深化,增加志愿技术方
        5.4.3 精准管理在研究,政策制定多调研
        5.4.4 精准考核人性化,减少表格重实效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精准、综合与可持续的农村扶贫新战略[J]. 陆益龙.  行政管理改革. 2016(02)
[2]移民搬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有效实现路径——以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为例[J]. 何得桂,党国英.  党政研究. 2015(05)
[3]当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陇南市全面推行“电商扶贫”[J].   甘肃农业. 2015(13)
[4]精准扶贫对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J]. 孔德斌.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5]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J]. 公衍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03)
[6]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扶贫效果实证分析——基于陕西7地市18个贫困县教育扶贫效果调查[J]. 何家理,查芳,陈绪敖.  唐都学刊. 2015(03)
[7]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 葛志军,邢成举.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5)
[8]农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与实践情势探析——兼论复合型扶贫治理体系的建构[J]. 李鵾,叶兴建.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5(02)
[9]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 黄承伟,覃志敏.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01)
[10]欠发达地区扶贫事业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职能[J]. 岳公正,刘鑫,张洪德.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博士论文
[1]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D]. 孙璐.中国农业大学 2015
[2]中国农村扶贫瞄准问题研究[D]. 许源源.中山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高山移民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 刘建华.宁波大学 2014
[2]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关系研究[D]. 王珏.中南大学 2014
[3]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地方政府合作扶贫开发问题研究[D]. 曾晓赢.西南大学 2014
[4]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参与式扶贫的研究[D]. 黄磊.上海师范大学 2014
[5]阿玛蒂亚·森的贫困理论研究[D]. 刘运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6]我国西部地区“参与式”反贫困问题研究[D]. 张帆.中央民族大学 2012
[7]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农村扶贫合作机制探讨[D]. 刘颖.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31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431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