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嵌入乡村社会的公共性拆解与立体化重构
发布时间:2021-11-27 19:18
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党和国家采用制度嵌入和精英下沉的"扶贫包干"模式,选派优秀干部组成"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直接嵌入深度贫困地区,突破其资源约束和能力瓶颈,因村施策地帮助贫困村摆脱贫困陷阱。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四个关键性问题,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把脱贫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驻村工作队在精准治贫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策略性脱贫、仪式化表演、多元主体较量等绩效悬浮现象,不同程度地引发了原生村庄的公共性、自治力、利益链以及行政力量等要素被逐渐削弱的现象。鉴于此,驻村工作队与贫困村的匹配度、多元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脱贫致富的持续动力等亟需进行多维重构,以提升它对贫困治理的有效性。
【文章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的政策全过程分析
(一)政策动因:时间紧迫和基础薄弱
(二)政策过程:动员派驻与精准施策
(三)政策效果:贫困消亡抑或绩效悬浮
三、公共性拆解与立体化重构
(一)村庄公共性的多重拆解
第一,村庄公共性的萎缩。
第二,村庄自治力的削弱。
第三,基层利益共谋链的拆解。
第四,政治力量对乡村行政力量的解构。
(二)乡村共同体的立体化重构
第一,工作队与贫困村匹配度的重构。
第二,多元主体权责关系的重建。
第三,脱贫致富任务的持续动力重构。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政银企户保”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研究[J]. 周京,孙启梦,郭泽,施睿喆,张进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2)
[2]中国乡村治理精英与乡村振兴[J]. 郭苏建,王鹏翔.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3]产业扶贫政策的实践逻辑——对B县四个驻村工作队的比较分析[J]. 刘伟,边东东. 江苏社会科学. 2019(02)
[4]基于角色理论的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实践困境分析[J]. 李胜蓝,江立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06)
[5]连片山区乡村的发展式治理——精准扶贫溢出效应及对村治体系的重构[J]. 王丽惠. 学术交流. 2018(12)
[6]嵌入式扶贫的悖论及反思[J]. 孔德斌. 理论与改革. 2018(02)
[7]精准脱贫视域下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效用研究[J]. 王勇,曹阜孝,王晓兵,李祥. 昭通学院学报. 2018(01)
[8]精准扶贫背景下驻村机制的实践困境及其后果——以豫中J县驻村“第一书记”扶贫为例?[J]. 许汉泽,李小云.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03)
[9]“双轨治理”:“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一种分析框架——基于广西圆村的田野调查[J]. 谢小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10]非科层化运作:“干部驻村”制度的实践逻辑——基于闽东南C村的案例研究[J]. 袁立超,王三秀.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本文编号:3522894
【文章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的政策全过程分析
(一)政策动因:时间紧迫和基础薄弱
(二)政策过程:动员派驻与精准施策
(三)政策效果:贫困消亡抑或绩效悬浮
三、公共性拆解与立体化重构
(一)村庄公共性的多重拆解
第一,村庄公共性的萎缩。
第二,村庄自治力的削弱。
第三,基层利益共谋链的拆解。
第四,政治力量对乡村行政力量的解构。
(二)乡村共同体的立体化重构
第一,工作队与贫困村匹配度的重构。
第二,多元主体权责关系的重建。
第三,脱贫致富任务的持续动力重构。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政银企户保”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研究[J]. 周京,孙启梦,郭泽,施睿喆,张进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2)
[2]中国乡村治理精英与乡村振兴[J]. 郭苏建,王鹏翔.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3]产业扶贫政策的实践逻辑——对B县四个驻村工作队的比较分析[J]. 刘伟,边东东. 江苏社会科学. 2019(02)
[4]基于角色理论的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实践困境分析[J]. 李胜蓝,江立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06)
[5]连片山区乡村的发展式治理——精准扶贫溢出效应及对村治体系的重构[J]. 王丽惠. 学术交流. 2018(12)
[6]嵌入式扶贫的悖论及反思[J]. 孔德斌. 理论与改革. 2018(02)
[7]精准脱贫视域下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效用研究[J]. 王勇,曹阜孝,王晓兵,李祥. 昭通学院学报. 2018(01)
[8]精准扶贫背景下驻村机制的实践困境及其后果——以豫中J县驻村“第一书记”扶贫为例?[J]. 许汉泽,李小云.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03)
[9]“双轨治理”:“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一种分析框架——基于广西圆村的田野调查[J]. 谢小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10]非科层化运作:“干部驻村”制度的实践逻辑——基于闽东南C村的案例研究[J]. 袁立超,王三秀.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本文编号:3522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2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