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7 13:03
乡村振兴的实施使得农村土地利用与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应用利益相关者分析、博弈均衡分析和实证案例分析,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土地利用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演变。研究结果显示:(1)1949年至今,农村地区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主体数量增加,博弈关系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和多向化;(2)乡村振兴时期主要有六种博弈关系,并探讨了案例村实施下山脱贫、发展乡村旅游、新型经营主体进驻、城市居民促进农村发展四种博弈决策过程;(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地区发展应关注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协调、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等问题。乡村振兴中应注重实现土地利用各利益相关者的最优均衡,降低各方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并寻求多方利益平衡。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1949年以来农村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的历史演变
1.1 1949年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年)
1.2 改革开放后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前(1978—2004年)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至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前(2005—2016年)
2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农村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
2.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及实施(2017年至今)
2.2 博弈关系及博弈均衡分析
2.2.1 各级政府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2)各级地方政府
2.2.2 地方政府与村委会
2.2.3 村委会与农户
2.2.4 公司或企业与村委会、与农户
2.2.5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委会、农户
2.2.6 城市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
3 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生态功能区某村庄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主要博弈过程分析
3.2.1 下山脱贫政策实施
3.2.2 乡村旅游发展
3.2.3 新型经营主体进驻
3.2.4 城市居民促进农村发展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地流转对农地与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甘肃省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刘颖,南志标.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5)
[2]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典型案例剖析及其启示[J]. 李玉恒,阎佳玉,宋传垚. 地理研究. 2019(03)
[3]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J]. 乔陆印,刘彦随. 地理研究. 2019(03)
[4]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研究——基于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的空间效应[J]. 方方,何仁伟,李立娜. 地理研究. 2019(03)
[5]转型视阈下珠三角地区乡村发展过程及地域模式梳理[J]. 杨忍,陈燕纯,龚建周. 地理研究. 2019(03)
[6]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J]. 魏后凯,刘长全.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2)
[7]中国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J]. 陈坤秋,龙花楼.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2)
[8]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J]. 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 地理学报. 2018(10)
[9]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J]. 刘守英,王一鸽. 管理世界. 2018(10)
[10]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J]. 龙花楼,屠爽爽.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7)
本文编号:3665508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1949年以来农村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的历史演变
1.1 1949年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年)
1.2 改革开放后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前(1978—2004年)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至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前(2005—2016年)
2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农村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
2.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及实施(2017年至今)
2.2 博弈关系及博弈均衡分析
2.2.1 各级政府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2)各级地方政府
2.2.2 地方政府与村委会
2.2.3 村委会与农户
2.2.4 公司或企业与村委会、与农户
2.2.5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委会、农户
2.2.6 城市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
3 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生态功能区某村庄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主要博弈过程分析
3.2.1 下山脱贫政策实施
3.2.2 乡村旅游发展
3.2.3 新型经营主体进驻
3.2.4 城市居民促进农村发展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地流转对农地与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甘肃省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刘颖,南志标.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5)
[2]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典型案例剖析及其启示[J]. 李玉恒,阎佳玉,宋传垚. 地理研究. 2019(03)
[3]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J]. 乔陆印,刘彦随. 地理研究. 2019(03)
[4]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研究——基于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的空间效应[J]. 方方,何仁伟,李立娜. 地理研究. 2019(03)
[5]转型视阈下珠三角地区乡村发展过程及地域模式梳理[J]. 杨忍,陈燕纯,龚建周. 地理研究. 2019(03)
[6]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J]. 魏后凯,刘长全.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2)
[7]中国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J]. 陈坤秋,龙花楼.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2)
[8]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J]. 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 地理学报. 2018(10)
[9]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J]. 刘守英,王一鸽. 管理世界. 2018(10)
[10]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J]. 龙花楼,屠爽爽.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7)
本文编号:3665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6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