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基于慈溪农商银行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6 09:38
本文主要在分析整理评述国内外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农村金融创新的相关理论,探讨了现有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相关现状、难点及问题,根据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创新的国际经验,利用浙江省慈溪市的相关数据,对农商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机制创新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相关理论,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服务和支持“三农”找到了更为完整的理论依据,而且为农村商业银行更好的服务创新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新意。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并以全球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为案例,进行了系统性的剖析与解读,重点分析了慈溪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县域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从而进一步找出了县域农商银行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总结相关经验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对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充足的流动资金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1.2.4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相关研究
1.2.5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 论文的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论文的创新点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2 金融服务经济和支持“三农”的理论基础
2.1 农业金融政策支持理论
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3 农村金融创新理论
2.4 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3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优势及问题分析
3.1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现状和特点
3.2 农商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优势
3.2.1 本土化优势
3.2.2 贴近需求的信贷产品和稳定的客户群体
3.2.3 资金管控优势
3.2.4 信息获取效率优势
3.3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难点
3.3.1 逐步失去政策红利
3.3.2 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明显
3.3.3 市场竞争加剧
3.3.4 规模效益不再具备优势
3.4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
3.4.1 信贷管理存在缺陷,农民贷款难
3.4.2 农业保险有待完善
3.4.3 风控机制面临挑战,内控管理有待加强
3.4.4 市场竞争压力增大,效益难增
3.4.5 金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4.6 监管部门的抑制
4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创新的国内外经验
4.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4.1.1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
4.1.2 日本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
4.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4.2.1 印度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
4.3 国内农村金融机构的经验
4.3.1 北京农商银行开发特色贷款产品
4.3.2 浙江省联社“丰收购”打造金融增值服务
4.4 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经验总结
4.4.1 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地位
4.4.2 明确发展目标
4.4.3 政府调节和商业银行援助
4.4.4 具备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5 农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慈溪农商银行的数据
5.1 实证研究过程
5.1.1 样本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5.1.2 实证结果
5.2 实证结果分析
5.2.1 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2.2 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6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6.1 战略定位及策略选择
6.1.1 打造服务精品银行
6.1.2 优化网点营业模式
6.1.3 创新经营模式
6.1.4 创新管理模式
6.2 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
6.2.1 创新信贷产品
6.2.2 开拓中间业务
6.2.3 金融电子化
6.2.4 提高服务质量
6.3 重视体制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
6.4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
6.4.1 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6.4.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6.4.3 科学的风险分析
6.4.4 强化风险责任考核激励
6.4.5 推进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
6.5 发挥政府作用,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6.5.1 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6.5.2 加快法律制度建设
6.5.3 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
6.6 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
6.6.1 与电商平台合作
6.6.2 与专业的数据提供商合作
6.6.3 与本地核心企业或商品交易平台合作
6.6.4 以网点为中心建立半径综合服务圈
6.6.5 与成熟的销售平台合作
6.6.6 发展直销银行,代理后台各类产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J]. 郭伟东. 商业经济. 2017(03)
[2]农商银行互联网金融转型之路[J]. 甘燕聪. 中国农村金融. 2017 (03)
[3]美国、日本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启示[J]. 雷德雨,张孝德. 农村金融研究. 2016(05)
[4]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与农村金融发展[J]. 温红梅,李珺琪. 对外经贸. 2015(11)
[5]互联网视角下农村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研究——基于重庆农村金融服务的调研[J]. 罗婷婷,张艺. 金融监管研究. 2014(12)
[6]互联网金融下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策略[J]. 刘晓卿.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09)
[7]德国农村合作金融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启示[J]. 王晔. 江苏农村经济. 2013(02)
[8]新时期金融服务“三农”的思路和模式[J]. 曾昭才. 新金融. 2012(08)
[9]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J]. 周慕冰. 中国金融. 2011(09)
[10]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难点及其对策——以吉安市农村信用社为例[J]. 夏彦. 武汉金融. 2010(07)
本文编号:3728103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对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充足的流动资金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1.2.4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相关研究
1.2.5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 论文的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论文的创新点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2 金融服务经济和支持“三农”的理论基础
2.1 农业金融政策支持理论
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3 农村金融创新理论
2.4 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3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优势及问题分析
3.1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现状和特点
3.2 农商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优势
3.2.1 本土化优势
3.2.2 贴近需求的信贷产品和稳定的客户群体
3.2.3 资金管控优势
3.2.4 信息获取效率优势
3.3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难点
3.3.1 逐步失去政策红利
3.3.2 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明显
3.3.3 市场竞争加剧
3.3.4 规模效益不再具备优势
3.4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
3.4.1 信贷管理存在缺陷,农民贷款难
3.4.2 农业保险有待完善
3.4.3 风控机制面临挑战,内控管理有待加强
3.4.4 市场竞争压力增大,效益难增
3.4.5 金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4.6 监管部门的抑制
4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创新的国内外经验
4.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4.1.1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
4.1.2 日本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
4.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4.2.1 印度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
4.3 国内农村金融机构的经验
4.3.1 北京农商银行开发特色贷款产品
4.3.2 浙江省联社“丰收购”打造金融增值服务
4.4 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经验总结
4.4.1 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地位
4.4.2 明确发展目标
4.4.3 政府调节和商业银行援助
4.4.4 具备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5 农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慈溪农商银行的数据
5.1 实证研究过程
5.1.1 样本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5.1.2 实证结果
5.2 实证结果分析
5.2.1 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2.2 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6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6.1 战略定位及策略选择
6.1.1 打造服务精品银行
6.1.2 优化网点营业模式
6.1.3 创新经营模式
6.1.4 创新管理模式
6.2 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
6.2.1 创新信贷产品
6.2.2 开拓中间业务
6.2.3 金融电子化
6.2.4 提高服务质量
6.3 重视体制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
6.4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
6.4.1 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6.4.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6.4.3 科学的风险分析
6.4.4 强化风险责任考核激励
6.4.5 推进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
6.5 发挥政府作用,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6.5.1 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6.5.2 加快法律制度建设
6.5.3 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
6.6 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
6.6.1 与电商平台合作
6.6.2 与专业的数据提供商合作
6.6.3 与本地核心企业或商品交易平台合作
6.6.4 以网点为中心建立半径综合服务圈
6.6.5 与成熟的销售平台合作
6.6.6 发展直销银行,代理后台各类产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J]. 郭伟东. 商业经济. 2017(03)
[2]农商银行互联网金融转型之路[J]. 甘燕聪. 中国农村金融. 2017 (03)
[3]美国、日本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启示[J]. 雷德雨,张孝德. 农村金融研究. 2016(05)
[4]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与农村金融发展[J]. 温红梅,李珺琪. 对外经贸. 2015(11)
[5]互联网视角下农村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研究——基于重庆农村金融服务的调研[J]. 罗婷婷,张艺. 金融监管研究. 2014(12)
[6]互联网金融下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策略[J]. 刘晓卿.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09)
[7]德国农村合作金融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启示[J]. 王晔. 江苏农村经济. 2013(02)
[8]新时期金融服务“三农”的思路和模式[J]. 曾昭才. 新金融. 2012(08)
[9]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J]. 周慕冰. 中国金融. 2011(09)
[10]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难点及其对策——以吉安市农村信用社为例[J]. 夏彦. 武汉金融. 2010(07)
本文编号:3728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72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