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我国农垦体制改革研究——以红星垦殖场为例

发布时间:2024-05-25 06:22
  无论是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还是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都强调了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农业问题仍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国家队”,农垦在我国农业发展和建设中曾经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农垦地位为何跌落,本文从政府与农垦场的关系出发,进行如下思考和探索:农垦场在与政府的关系中扮演者什么角色?在新时期农垦体制的发展会遇到哪些问题?怎样进行体制改革?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聚焦于农垦体制现状,选取红星垦殖场作为个案分析,运用访谈法了解红星垦殖场的体制发展现状,分析了政府与红星农垦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代理行为。首先,阐明委托代理理论的制度安排、理论模型、构建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并进行适用性分析。其次展开对红星垦殖场管理体制现状的委托代理分析,明确了政府对红星垦殖场的管理权限委托以及红星垦殖场事权与财权的代理,并分析了红星垦殖场作为代理人的现状,主要包括红星垦殖场的管理体制、人力资源发展、财务收支运营等方面的现状。再次,通过分析红星垦殖场的体制现状,发现其管理体制存在了地位边缘、产权单一、政企不分、人才缺失、各自为政的问题。运用委托...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我国农垦发展历程的研究
        1.3.2 关于农垦体制创新方面的研究
        1.3.3 关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框架
    2.1 委托代理理论的制度安排
        2.1.1 委托代理理论假设
        2.1.2 委托代理理论的实现条件
        2.1.3 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框架
    2.2 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构建
        2.2.1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声誉激励模型
        2.2.2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棘轮效应模型
        2.2.3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合作型模型
    2.3 委托代理理论在农垦体制应用的合理性分析
        2.3.1 在假设前提上所要做的修正
        2.3.2 在人性假定上所要做的修正
        2.3.3 我国农垦体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一般性和特殊性
        2.3.4 委托代理理论在农垦体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第三章 红星垦殖场管理体制现状的委托代理分析
    3.1 红星垦殖场与政府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3.1.1 政府社会事务管理权限的委托
        3.1.2 红星垦殖场事权以及财权的代理
    3.2 红星垦殖场管理体制的现状
        3.2.1 红星垦殖场的体制运行状况
        3.2.2 红星垦殖场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3.2.3 红星垦殖场的财务收支运营现状
        3.2.4 对改制遗留问题的处理现状
第四章 红星垦殖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红星垦殖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1.1 地位跌落,逐渐被边缘化
        4.1.2 政企不分,管理职能错位
        4.1.3 产权单一,土地尚未确权
        4.1.4 人才缺失,持续发展受阻
        4.1.5 各自为政,资源难以整合
    4.2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农垦体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声誉激励失灵和人员晋升通道受阻
        4.2.2 棘轮效应的存在与激励机制的缺失
        4.2.3 代理人之间缺乏合作、分而治之
        4.2.4 委托代理双方权责不清、边界模糊
第五章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完善农垦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
    5.1 明确委托代理双方的权责定位
        5.1.1 优化农垦职能体系
        5.1.2 明确政府相应职责
    5.2 强化委托代理的监督机制
        5.2.1 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5.2.2 强化内部自律意识
    5.3 完善代理人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5.3.1 完善代理人的激励机制
        5.3.2 完善农垦场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5.4 深化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主体意识
        5.4.1 因地制宜,成立农垦企业集团
        5.4.2 理顺体制,实现农垦场镇合一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81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981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9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