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深层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25-07-01 23:42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作为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粮农治理的重要手段,粮食安全评价体系近年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各类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多边利益群体构成的协作机制均参与其中,对其进行深度剖析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对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治理主体制定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发现,标准制定、数据搜集和处理以及排名和分类等要素构成了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深层逻辑,并反映出现阶段的全球治理仍然由西方主导。中国在长期政策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形成了多种粮食安全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体系重点关注粮食的生产和供给,对粮食问题产生的结果关注较少,并且学术界制定的评价体系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总体而言,粮食安全评价的效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亟待确立,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话语和经验应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受到更多重视。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全球粮农治理主体多元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
1.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价体系——维度全面且国际认可度高
2.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评价体系——指标多样且政策参考性强
3.《全球营养报告》评价体系——标准多元但有所侧重
二、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深层逻辑
1.标准制定——竞争激烈的国际话语权
2.数据搜集与处理——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体现
3.国家分类与排名——发展中国家的标签化和污名化
三、中国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四、结论与讨论
1.构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极具必要性
2.粮食安全评价的效用尚未充分发挥
3.全球治理体系应更加注重发展中国家的话语和经验
本文编号:4054879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全球粮农治理主体多元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
1.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价体系——维度全面且国际认可度高
2.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评价体系——指标多样且政策参考性强
3.《全球营养报告》评价体系——标准多元但有所侧重
二、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深层逻辑
1.标准制定——竞争激烈的国际话语权
2.数据搜集与处理——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体现
3.国家分类与排名——发展中国家的标签化和污名化
三、中国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四、结论与讨论
1.构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极具必要性
2.粮食安全评价的效用尚未充分发挥
3.全球治理体系应更加注重发展中国家的话语和经验
本文编号:4054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05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