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多种方法的兵团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08:17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种方法的兵团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重点是考察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运行效率,目的是发现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投产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为改进项目的管理、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创造条件。兵团第三批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大、财政支出金额多,项目的实施是否达到了国家和公众所期望的目的和效果呢?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论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主成份分析法、组合评价法对兵团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几种方法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即绩效综合得分较高的团场均排在靠前,得分较低的均排在靠后,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受到方法本身差异性的限制。层次分析法是通过专家主观意向赋予指标的权重,而专家在判断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时候也并非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熵值法和主成份分析法通过判断和分析数据之间特征和关系来赋予指标权重,赋权结果与评价主体及公众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差异较大。这几种方法评价结果有两方面的差异。一方面,指标赋权结果差异明显。层次分析法赋权结果表明,对绩效水平影响较大的指标是项目实施综合效益和项目建设业绩;主成份分析法赋权结果表明,对绩效水平影响较大的指标是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实施综合效益;熵值法赋权表明,对绩效水平影响较大的指标是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资金运行。另一方面,绩效综合得分及排名的差异。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显示:122团、148团和红山农场的土地整理绩效综合得分排在前三。主成份分析法评价结果显示:122团、143团和石河子总场的土地整理绩效综合得分排在前三。熵值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地整理绩效综合得分排在前三的分别是33团、29团和34团。组合评价法评价结果显示:122团、148团和29团的土地整理绩效综合得分排在前三。从各师来看,第八师、第九师和第五师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综合得分排在前三。总体上说,各团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绩效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团场完成了既定任务和目标,绩效水平较高,但一些团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应加以改正。
【关键词】:土地整理 绩效评价 新疆兵团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12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0-11
  • 1.4 技术路线11-12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12-19
  • 2.1 相关理论12-14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14-18
  • 2.3 文献评述18-19
  • 第3章 兵团第三批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概况19-31
  • 3.1 土地整理项目基本情况19-20
  • 3.2 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工程20-27
  • 3.3 土地地整理项项目社会及及经济效益益27-28
  • 3.4 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28-29
  • 3.5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满意度调查分析29-31
  • 第4章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选取31-42
  • 4.1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关键点31
  • 4.2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选取31-36
  • 4.3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方法选取36-42
  • 第5章 兵团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42-53
  • 5.1 数据预处理42
  • 5.2 层次分析法评价42-45
  • 5.3 主成份分析法评价45-48
  • 5.4 熵值法评价48-49
  • 5.5 组合评价法评价49-51
  • 5.6 本章小结51-53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53-55
  • 6.1 结论53-54
  • 6.2 讨论54-55
  • 附录1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公众评价调查问卷55-57
  • 附录2 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表57-59
  • 附录3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表59-68
  • 参考文献68-71
  • 致谢71-72
  • 作者简介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东;浅论土地整理[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0年03期

2 徐建春;联邦德国乡村土地整理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06期

3 谭术魁;土地整理的兴起及其规范推进[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年04期

4 刘晓峰,贾玫;探索土地整理模式 实现资源持续利用[J];吉林农业;2001年03期

5 李秀霞;城镇土地整理的潜力与途径研究[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李金良,黄宜广;浅谈山东省土地整理的潜力及对策[J];资源·产业;2001年11期

7 鲍海君,吴次芳,叶艳妹,童菊儿,汪峰;土地整理中田块设计和“3S”技术应用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8 高向军,鞠正山;论“中国土地整理微观行为的宏观理念”[J];中国软科学;2002年05期

9 许建斌;土地整理如何产业化[J];中国土地;2002年01期

10 ;大兴全面推进土地整理[J];中国土地;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宗德;;土地整理市场化的特点及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罗明;龙花楼;;土地整理理论初探[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高向军;鞠正山;;试论“中国土地整理微观行为的宏观理念”[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蔡运龙;;土地整理要重视文化景观建设和农民参与[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四个全国“土地日”:坚持科学发展观 珍惜每一寸土地论文集[C];2004年

5 王军;李正;白中科;鞠正山;;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6 王军;李正;白中科;鞠正山;;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袁丽丽;;试论土地整理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8 罗明;龙花楼;;土地整理理论初探[A];土地整理与复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高向军;鞠正山;;试论“中国土地整理微观行为的宏观理念”[A];土地整理与复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范金梅;孟宪素;薛永森;;论土地整理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平 王华耀;土地整理让农民增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2 张德学邋詹伟;土地整理要“三分建、七分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3 刘之沛 彭江;万安土地整理“整”出沃野粮仓[N];江西日报;2006年

4 记者  项文渊 卢庆红 通讯员  施杨波;缙云土地整理半年新增耕地2400余亩[N];丽水日报;2006年

5 记者 红艳;我区实施土地整理项目 去年新增耕地六千余公顷[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6 特约记者 田永平 通讯员 牛富宝;土地整理项目拓宽农民增收路[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7 本版编辑 主讲人 郧文聚 范金梅 菡冰;新理念:可持续土地整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8 张新民邋通讯员 吴梅 吴建兵;市内六区获土地整理权[N];天津日报;2008年

9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郧文聚 田玉福;探索土地整理新机制引导资金科学使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10 郭秀东;土地整理项目落户霍市设施农业园[N];通辽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宿胜;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钰霞;重庆市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D];西南大学;2012年

3 高明秀;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4 杨朝现;人地关系协调视角下的土地整理[D];西南大学;2010年

5 刘向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整理项目共同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罗文斌;中国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艾亮辉;土地整理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董利民;土地整理融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9 付光辉;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张继道;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模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柱;农民参与土地整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霍亚涛;城乡统筹视野下的我国土地整理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刘兴忠;潍坊市滨海地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4 盛利;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科;土地整理项目影响后评价[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浩;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测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唐瑶;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效益评价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炼军;土地整理的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黄文妍;重庆市土地整理效益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10 贾芳芳;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种方法的兵团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28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9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