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产业链生产、加工与销售环节的动态博弈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产业链生产、加工与销售环节的动态博弈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针对我国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经营主体之间关系松散、行为冲突、违约频发等现象,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前提下,归纳设计了基于不同环节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即产业链生产与加工环节基于收购价格高低动态博弈模型,以及产业链加工与销售环节基于销售成本隐瞒的动态博弈模型,并求解出相关经营主体达到最优化决策需要满足的条件。为了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选取黑龙江省水稻产业链进行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推动我国农业产业链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华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生产与加工环节 加工与销售环节 博弈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畜禽产业链增值的创新机制与模式研究”(71673273)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开放课题“基于产业链升级的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模式和路径”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研究及专家咨询项目“京津冀种业创新共同体建设路径与创新机制研究”
【分类号】:F323
【正文快照】: 0引言放眼当前,涉农产业表现出日益复杂的多变性,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涉农企业、农户、农产品经销商等成为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互为依存、共生共荣的共生体,所以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已明显转变为整个产业链条的整体性竞争。综合前人研究,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芳,王凯;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2 王凯;加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战略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4年01期
3 赵绪福,王雅鹏;培育有竞争力的湖北农业产业链[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08期
4 王凯,颜加勇;中国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11期
5 李军民;;国外农业产业链运作的经验[J];新农村;2007年05期
6 安波·杨英措;张华;;农业产业链的企业效应[J];商场现代化;2007年19期
7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动力机制及途径研究[J];理论探讨;2007年04期
8 李文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链管理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10期
9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城乡间延伸的机理及政策建议[J];中州学刊;2009年03期
10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类型及其区域经济效应[J];理论与改革;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茜;陈凯;;运用财务指标对农业产业链的业绩评价[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2 刘建兰;龙祖坤;白晋湘;;不发达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之劳动力制约因素分析[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3 陈静;秦向阳;肖碧林;;基于典型案例的我国农业产业链构建模式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前言[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5 李钟善;王性炎;;发展元宝枫,引领农民走生态木本农业致富之路[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C];2010年
6 周长山;;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新要求[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郑家裕;秭归产业大户拉长农业产业链[N];湖北日报;2005年
2 王海雷 孙明 王晓鹏;莱阳拉长农业产业链[N];烟台日报;2005年
3 记者 段海洲;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延长农业产业链[N];铜川日报;2007年
4 柏俊林;七大农业产业链带动百万农民增收[N];永州日报;2006年
5 新新;国外农业产业链的内涵和运作经验[N];东方城乡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岑家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链 增加农民收入[N];贵州民族报;2008年
7 李海;武汉打造15条特色农业产业链[N];商务时报;2009年
8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李树超;国外农业产业链研究[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郭东;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N];河北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牟丕志 通讯员 杨春凯;农行辽宁分行扶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壮大[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静利;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何官燕;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李文伟;农业产业链功能实现途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视角下的区域农业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王秋菊;区域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6 王亚飞;农业产业链纵向关系的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丁雄;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协调与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杰;面向山东省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服务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高鹏;农业产业链与技术链整合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琳滨;农业产业链发展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黄宗胤;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现状及对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5 游璐婉;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杨冬;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与组织效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琦;关于安徽省农业产业链问题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杨君莹;多功能农业框架下浙江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9 卢晓莉;基于共生理论的农业产业链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华敏璐;中国农业产业链融资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产业链生产、加工与销售环节的动态博弈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6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