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成都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10:12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影响因素 参保意愿


【摘要】:在本文中,运用公共产品理论等理论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构建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运用SPSS等软件辅助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研究假设,对结果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首先,对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基本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具体的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梳理了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现状。并解释研究中涉及到的概念,对所采用的理论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及其相关运用进行了阐述。其次,文章分别从国家层面、省层面梳理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发展概况,以及地市层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做了的研究,特别是对选择的案列成都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阶段、发展的概况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紧接着,通过对理论和相关文献的梳理,构建了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对具体研究变量进行了选取、分类,设计具体变量的衡量指标和方法。接下来,文章对研究数据来源、数据的获取、数据样本的情况做了相应的介绍。在此基础之上,运用SPSS19.0和AMOS17.0对数据进行严格地预分析、相关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检验。进而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假设结果判别和解释。再次,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主要立足政府角度,从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政策推广、激励机制,以及如何提升政府服务人员态度、效率,增加政府财政补贴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此来提高农村居民参与养老保险,提高其覆盖率。最后,文章对整个研究作了总结,验证了研究假设,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改进方向。作为一项尝试性因素研究,影响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很多,本研究上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不断深入和完善。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影响因素 参保意愿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7;F323.8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外研究12-13
  • 1.2.2 国内研究13-15
  • 1.2.3 观点评述15-16
  • 1.3 概念界定16-17
  • 1.3.1 社会保险16
  • 1.3.2 社会养老保险16
  • 1.3.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6
  • 1.3.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6-17
  • 1.4 理论基础17-18
  • 1.4.1 公共产品理论17
  • 1.4.2 制度变迁理论17-18
  • 1.4.3 福利经济学理论18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8
  • 1.6 本文创新与不足18-19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9-25
  • 2.1 我国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发展概况19-21
  • 2.1.1 我国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发展的历史沿革19-20
  • 2.1.2 我国农村人口养老保险的现状20-21
  • 2.2 四川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运行状况简介21-23
  • 2.2.1 四川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21-22
  • 2.2.2 当前四川省“新农保”的试点实施状况22-23
  • 2.3 成都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介绍23-25
  • 2.3.1 成都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23-24
  • 2.3.2 成都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概况24-25
  • 第三章 成都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研究设计25-30
  • 3.1 影响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25-27
  • 3.1.1 个体因素25
  • 3.1.2 家庭因素25-26
  • 3.1.3 村社因素26
  • 3.1.4 政策因素26-27
  • 3.2 模型介绍及选择变量分类及赋值27-30
  • 3.2.1 模型介绍及选择27
  • 3.2.2 变量分类及赋值27-30
  • 第四章 成都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分析30-42
  • 4.1 样本概况30-32
  • 4.1.1 数据来源30
  • 4.1.2 样本描述30-32
  • 4.2 数据分析32-37
  • 4.2.1 数据预分析32-33
  • 4.2.2 验证性因子分析33-35
  • 4.2.3 信效度分析35-37
  • 4.3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37-42
  • 4.3.1 相关分析37
  • 4.3.2 Logistic回归分析37-42
  • 第五章 提高成都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对策建议42-48
  • 5.1 重视并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相关制度42-43
  • 5.2 加强政策宣传推广贯彻政策执行43-44
  • 5.3 努力提高成都市农民的收入44-46
  • 5.3.1 调整生产资金要素配置使其向农村流动44-45
  • 5.3.2 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45
  • 5.3.3 推动农村生产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45-46
  • 5.3.4 促进农民就业多元化46
  • 5.4 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46-48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48-50
  • 6.1 结论48
  • 6.2 展望48-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一:成都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调查研究53-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养老保险将全面覆盖[J];兵团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2 胡燕,黄余国,贾华忠;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看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陈建忠;沪企业注册须办养老保险登记[J];两岸关系;2000年10期

4 郝志中;办理村干部养老保险须规范[J];农村财务会计;2000年11期

5 黄文炎;建立我国农村杜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取向[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张居贵;实现养老保险困难在哪里?[J];中州审计;2000年10期

7 刘克锦;养老保险为何玩不转[J];经济月刊;2000年08期

8 王治;对完善和发展我国养老保险的思考[J];煤炭企业管理;2000年02期

9 ;英国:人人参加养老保险[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07期

10 方毓棠;积极稳妥推进私营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敏;王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的选择[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杨倩;;完善养老保险 促进西部大开发[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崇甫;;养老保险基金形成的三种形态[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何文炯;金皓;尹海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与退[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5 叶汉雄;;我国区域基本养老保险协调发展问题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詹群力;;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邹德新;;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廖文根;;“2010两会调查”:“养老保险”最受关注[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9 宋雅静;;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问题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10 刘胜军;;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模式经验及启示[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民;强卫:农村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是趋势[N];中国保险报;2006年

2 张晶邋聂志良;龙南3000多农民参加养老保险[N];江西日报;2007年

3 李大洪;养老保险的法律途径[N];辽宁日报;2007年

4 王更;全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成效显著[N];石家庄日报;2007年

5 高丽;以人为本是做好养老保险的根基[N];延安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宗国邋潘涓;我市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征缴联席会议制度[N];菏泽日报;2008年

7 张志芳;我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提前实现“过半”目标[N];张家界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春昌;全市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会议召开[N];天水日报;2008年

9 记者 冯雪玉 通讯员 乔凤春 王艳丽;巴林左旗 1.72万名在职职工享受养老保险[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10 记者 张俊德;我市村干部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N];张掖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平;养老保险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2 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胡劲松;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戚晓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王爱华;基于领取系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城乡转续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龙腾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7 李毅;养老保险购买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张松;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张璐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劳资分配比例的协调[D];暨南大学;2009年

10 刘蕾;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晓叶;上海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及经济学分析(1978-2005)[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倩;养老保险影响劳动者工作流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刘勇;法文化视野中的中德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崔燕;中日养老保险制度的法社会学解读[D];山西大学;2008年

5 姚艮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08年

6 杨洋;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王媛;我国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学丽;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崔婕;关于统筹我国城乡养老保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颜志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1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521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