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人力资本 主成分分析法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农村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越来越多高素质的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的人力资本外溢情况更加严峻,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研究解决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问题,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缓解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界定人力资本及农村人力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农村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并从健康、教育、迁移等角度分析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建立理论模型,论证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及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出,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本文从健康因素、教育因素、迁移因素三个方面选择8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88-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进行评估。评价结果表明,从1988年至2013年间,农村人力资本综合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并未改善东、中、西部各省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呈递减趋势状况,反而出现东、中、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区域差异更加明显。并与受教育年限法相比较,结果表明若没有考虑健康、迁移等因素衡量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即使受教育程度较高,也会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为进一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利用1983-2013年我国1988-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数据,通过Arcgis绘制城乡收入差距四分位图,结果显示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在地理分布上并非匀质,而是东部低、中部次之、西部高的分布趋势,这与农村人力资本综合水平有相反的分布趋势,根据Geoda软件计算的Moran's I值可以判断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构建SLM和SDM空间计量模型,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作为关键变量,研究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在对实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综合水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人力资本 主成分分析法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7;F32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24
- 1.1 选题背景13-14
- 1.2 选题意义14
- 1.2.1 理论意义14
- 1.2.2 实践意义14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4-21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4-17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7-20
- 1.3.3 研究评述20-21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21-24
- 1.4.1 主要内容21-23
- 1.4.2 主要创新点23-24
- 第2章 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机理分析24-30
- 2.1 农村人力资本概念24-25
- 2.2 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机制分析25-27
- 2.3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27-30
- 2.3.1 健康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27-28
- 2.3.2 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28
- 2.3.3 迁移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28-30
- 第3章 农村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30-37
- 3.1 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分析30-32
- 3.1.1 农村劳动力文化状况逐渐改善30
- 3.1.2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较为缺乏30-31
- 3.1.3 农村人口身体健康状况较差31
- 3.1.4 农村人力资本城乡差距较大31-32
- 3.1.5 农村人力资本区域差异较大32
- 3.2 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32-37
- 3.2.1 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概况32-35
- 3.2.2 城乡收入差距的区域分布35-37
- 第4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农村人力资本评估37-44
- 4.1 方法介绍37
-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37-39
- 4.2.1 指标体系的选取37-38
- 4.2.2 数据处理和说明38-39
- 4.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村人力资本评估39-44
- 4.3.1 农村人力资本综合评价时间特征分析40-41
- 4.3.3 农村人力资本综合水平省际差异分析41-44
- 第5章 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44-57
- 5.1 模型介绍44-46
- 5.1.1 空间面板模型44-45
- 5.1.2 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45-46
- 5.2 空间相关性检验46-47
- 5.2.1 全局Moran's I值46
- 5.2.2 局部Moran's I值46
- 5.2.3 空间权重矩阵设置46-47
- 5.3 研究假说与数据来源47-48
- 5.3.1 指标选取和研究假设47-48
- 5.3.2 数据处理48
- 5.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48-52
- 5.4.1 全域空间相关性48-50
- 5.4.2 局域空间相关性50-52
- 5.5 计量结果分析52-57
- 5.5.1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52
- 5.5.2 空间模型估计结果52-55
- 5.5.3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溢出效应)分析55-57
- 第6章 优化农村人力资本的政策建议57-59
- 6.1 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资57
- 6.2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57
- 6.3 合理引导优质农村劳动力回流57-59
- 结论及研究展望59-62
- 参考文献62-68
- 致谢68-70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0-71
- 附录B (方法运算数据来源及结果)71-1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芝;孙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的解释——人力资本差异视角[J];人口与经济;2015年03期
2 李栋;何英磊;王大树;;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07期
3 李泉;王占学;;对外开放、交通便利度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04期
4 刘华军;张权;杨骞;杨宝利;;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非均衡及其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关系[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年02期
5 欧阳志刚;;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是否阻滞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J];世界经济;2014年02期
6 毛德松;;非农工作经历与农民社会关系网络[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01期
7 丁志国;赵晶;赵宣凯;吕长征;;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效应识别与农村金融政策应对路径选择[J];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8 胡英;;中国分城镇乡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探析[J];人口与发展;2010年02期
9 乔海曙;陈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关系再检验——基于中国县域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07期
10 侯风云;付洁;张凤兵;;城乡收入不平等及其动态演化模型构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理论机制[J];财经研究;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573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57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