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京津冀地区耕地破碎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7 03:04
本文关键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京津冀地区耕地破碎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京津冀地区 耕地 空间格局 核密度估计 破碎化
【摘要】:为了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区耕地破碎化和人工干扰程度,以空间网格为基本单元,采用核密度函数法对耕地进行密度计算,继而采用自然断点法进行密度分区,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破碎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采用耕地破碎度指数和人工干扰指数对比分析提出耕地整治的方向。结果表明:耕地核密度变化范围为0~95.08点/km2,85%以上的耕地集中分布在区域中部和东南部的中密度区到高密度区,耕地面积随着密度降低而减少;耕地斑块密度指数、斑块边界密度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耕地斑块聚集度在不同密度区的变化情况均反映出破碎化程度随着耕地密度减小而增大;耕地破碎度指数和人工干扰度指数均随着耕地密度降低而升高,人工干扰是该区域耕地破碎化程度加剧的主要因素。采用核密度估计法能合理地反映耕地聚集程度和破碎化程度,可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耕地整治和土地利用优化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耕地 空间格局 核密度估计 破碎化
【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11010-06)
【分类号】:F323.211
【正文快照】: 引言耕地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最重要资源保障,耕地斑块破碎化导致了耕地生产能力下降,限制了耕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频繁的社会生产活动对耕地空间格局的影响大大超出了自然因素的干扰[2],成为耕,
本文编号:579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57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