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稻田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价 生物多样性 条件价值法
【摘要】:稻田作为一种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在为各种生物提供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产品和服务。传统观念认为,稻田生态系统仅为人类提供粮食、纤维等初级农产品。但实际上,除此之外,稻田还具有调节水文循环、调节气候、积累与转化有机质、提供教育休闲娱乐场所、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消耗水资源、排放温室气体等一列正负外部性效应。然而随着现代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和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以及生活和工业污染物的排入,导致农业区域及其边缘自然植被、水体生物等都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严重弱化了稻田生态系统的功能,也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威胁。本研究在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尺度出发,通过实地调查、检测和田间试验等手段,结合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和条件价值法,以及当量因子法等一系列评估方法,对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进行了货币化评价。以期为生态系统保护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惠农政策以及制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产功能价值:通过大田试验以及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对稻田系统生产稻谷和秸秆的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去除生产成本后,2015年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生产稻谷和秸秆的经济价值分别为41.57×108和10.63×108元,生产功能总价值为52.20×108元。(2)水文调节功能价值:包括水资源耗费、蓄水防洪和涵养水源三部分价值。采用市场价值法对稻田系统消耗水资源的负价值进行了评估,价值为4.20×108元;蓄水防洪和涵养水源价值则是通过影子工程法来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别为4.32×108元和11.92×108元。2015年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总价值为12.04×108元。(3)气候调节功能价值:采用替代成本法,将稻田蒸发蒸腾带走的热量以标准煤燃烧的热量来替代,估算出2015年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功能的价值为15.29×108元。(4)气体调节功能价值:包括固碳释氧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两个方面。固碳释氧价值采用碳税法和工业成本法评估,价值为167.95×108元;温室气体排放负价值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碳税法进行评估,价值量为53.62×108元。2015年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的总价值114.33×108元。(5)有机质累积功能价值:通过输入和输出平衡来确定有机质累积量,再采用市场价值法(有机肥市场价格),评估得出2015年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有机质积累功能的价值为17.72×108元。(6)环境净化功能价值:包括净化空气和净化水质两部分内容。均采用工业成本法,用污染物净化量结合污染物的工业处理成本来进行评估其价值,稻田净化空气和水质的价值分别为20.63×108元和1.33×108元。2015年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净化环境功能的总价值为21.96x108元。(7)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置功能:常见的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本研究采用工业成本法,对稻田系统处置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价值进行了评估。2015年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处置有机固体废弃物功能的价值为13.16×108元。(8)景观文化功能价值:结合条件价值法和当量因子法两种评估方法,对荆州市稻田系统景观文化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为2015年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景观文化功能的价值为5.93×108元。(9)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功能价值:采用国内外通用的条件价值法对稻田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的价值为21.73×108元。(10)服务功能总价值:经核算,2015年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274.36×108元,相当于荆州市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480.49×108)的18.5%。其中,直接生产(稻谷和秸秆)价值为52.20×108元,相当于2015年荆州市农业生产总值(262.74×108)的19.9%。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其生态服务价值(216.23×108元)是其直接经济价值(产品价值,52.20×108)的4.1倍。因此,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应该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首先,国家政府可通过加大粮种补贴力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方式引导农民采用优良的生产方式,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生态效益。其次,地方政府也可通过因地制宜、吸引外资,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适时地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最后,农业生产者应树立科学生产的理念,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确保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稻田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价 生物多样性 条件价值法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81;F326.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7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12
-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12-13
- 1.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含义与作用13
- 1.2.4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原则13
- 1.2.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方法13-15
- 1.2.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15-17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17-20
- 2.1 研究区域概况17-18
- 2.1.1 地理概况17
- 2.1.2 气候概况17
- 2.1.3 水土资源概况17
- 2.1.4 农业概况17-18
- 2.2 论文的框架结构18-19
- 2.3 研究思路19-20
- 第3章 稻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20-33
- 3.1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制20-21
- 3.2 稻田生态系统核心服务功能21-23
- 3.2.1 稻谷、秸秆生产功能21
- 3.2.2 水调节功能21
- 3.2.3 气候调节功能21-22
- 3.2.4 气体调节功能22
- 3.2.5 有机质累积功能22
- 3.2.6 环境净化功能22-23
- 3.2.7 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置功能23
- 3.2.8 休闲娱乐景观美学社会人文功能23
- 3.2.9 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23
- 3.3 评估方法的确定23-31
- 3.3.1 产品生产功能评估方法23-24
- 3.3.2 水调节功能价值评价24-25
- 3.3.3 气候调节功能价值计算25-26
- 3.3.4 气体调节功能经济价值评价26-27
- 3.3.5 土壤有机质累积功能经济价值评价27-28
- 3.3.6 环境净化功能28
- 3.3.7 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置28-29
- 3.3.8 休闲景观文化功能价值29
- 3.3.9 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29-31
- 3.4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31-33
- 第4章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33-42
- 4.1 生产功能价值分析33-34
- 4.1.1 生产稻谷价值33
- 4.1.2 生产秸秆价值33-34
- 4.2 水调节价值分析34-35
- 4.2.1 水消耗负价值34
- 4.2.2 蓄水防洪价值34
- 4.2.3 涵养水源价值34-35
- 4.3 气候调节价值分析35-36
- 4.4 气体调节价值分析36-37
- 4.4.1 固碳释氧价值36
- 4.4.2 温室气体排放负价值36-37
- 4.5 有机质累积价值分析37-38
- 4.6 净化环境价值分析38
- 4.6.1 净化空气价值38
- 4.6.2 净化水质价值38
- 4.7 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置价值分析38-39
- 4.8 景观、文化价值分析39-40
- 4.9 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分析40-42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42-46
- 5.1 结论42-43
- 5.2 讨论43-46
- 5.2.1 讨论43-44
- 5.2.2 创新点与不足44-46
- 附录46-47
- 参考文献47-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介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伯伦,刘新安,王术,陈振武;稻田生态系统的优化调节[J];资源科学;2001年06期
2 肖玉;谢高地;;上海市郊稻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J];资源科学;2009年01期
3 葛体达;;“稻田生态系统持续生产力与生态功能协调机制研究”取得重要成果[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02期
4 吴志强,林文雄;福建稻田生态系统分析[J];生态学杂志;1989年03期
5 余一心,金卫斌,肖先荣,范和平,刘昌武;稻田生态系统异质结构功能初探[J];生态学报;1991年02期
6 肖玉,谢高地,鲁春霞,丁贤忠,吕耀;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及其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05期
7 刘增富;戴怀阔;袁永坤;任文伟;;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对实验增温的响应——上海青浦案例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肖玉;安凯;谢高地;鲁春霞;;中国10类典型稻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1年04期
9 杜洪作;朱自均;杨安贵;王和蔼;魏清和;;稻田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10 杨茂成,,李辉信,胡锋;灌溉方式对稻田生态系统某些功能的影响[J];土壤;1995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静;小生物 大反馈[N];中国气象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王彦;稻田全天候监控 客户百分百放心[N];黑龙江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一鸣;稻田生态系统消解沼液的潜力及风险评估[D];浙江大学;2010年
2 朱咏莉;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5年
3 谢迎新;人为影响下稻田生态系统环境来源氮解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天瑶;稻田生态系统公益功能的经济评价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蒋哲;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价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3 谢宁宁;武汉市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4 聂佳燕;湖南稻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价值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徐元;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强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费频频;脲酶/硝化抑制剂对稻田生态系统氮素流向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刘春岩;基于静态明、暗箱观测估算稻田生态系统—大气CO_2净交换[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8 陈卫卫;三江平原稻田生态系统N_2O排放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9 黄太庆;不同轮作制度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海进;近地层大气O_3浓度升高对稻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11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61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