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储备决策体系转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6:10
本文关键词:我国土地储备决策体系转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储备决策 决策体系转变 内在运行机制 储备量与选址决策
【摘要】:土地储备决策作为一种公共决策,对于规范土地市场、完善土地供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城市土地储备机构自建立以来,在实践过程中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以短期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经营性”、“行政性”决策,决策结果往往与城市土地储备公益性目标发生偏离,且决策过程缺乏理论指导,决策依据不足。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随着新一轮涉及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土地制度、金融体系等诸多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以及依法治国的推进,“经营性”、“行政性”的经验决策将面临转型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国外土地储备决策过程,借鉴其决策制定的方法、经验,在系统梳理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发展变迁,以及分析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对我国土地制度变革的驱动机理基础上,从土地储备决策机构职能定位、土地储备决策理论体系建立、土地储备决策目标体系确立,土地储备决策内容分析、土地储备决策方法选择层面系统整合,科学的构建我国土地储备决策体系,并完善土地储备决策体系内在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过程转变的思路及对策,给出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转变的创新实践路径。为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提供政策依据,以增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能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国内外土地储备决策研究现状。包括:梳理和回顾国内外土地储备制度研究文献,考察并比较不同国家土地储备制度特征;梳理和回顾土地储备决策相关理论、决策过程与土地储备制度目标对应分析文献;梳理和回顾土地储备决策实施的实践范式。(2)我国土地储备决策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变迁。包括:土地储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我国土地储备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发展变化;全面深化改革对我国土地储备供给与需求的深刻影响。(3)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土地储备决策体系的构建。在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制度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及决策学等理论和方法,结合土地储备制度本身的特点,从土地储备决策机构职能定位、土地储备决策理论体系建立、土地储备决策目标体系确立,土地储备决策内容分析、土地储备决策方法选择层面系统整合,科学的构建我国土地储备决策体系。(4)我国土地储备决策体系内在运行机制的建立。从动力机制、信息保障机制、协调机制以及实施机制等不同角度,建立我国土地储备决策体系的内在运行机制。(5)基于对我国土地储备决策体系的转变研究,以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发展为例,给出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转变的创新实践路径。
【关键词】:土地储备决策 决策体系转变 内在运行机制 储备量与选址决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0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6
- 1.2.1 土地储备决策机构12-13
- 1.2.2 土地储备决策目标13-14
- 1.2.3 土地储备决策内容14-15
- 1.2.4 土地储备决策方法15
- 1.2.5 研究评述15-16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6-19
- 1.3.1 研究目标16
- 1.3.2 研究内容16-17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7-19
- 第2章 发达国家土地储备决策分析及启示19-23
- 2.1 发达国家土地储备制度产生与发展历程19-20
- 2.1.1 荷兰、瑞典的土地银行制度19
- 2.1.2 英国、美国的土地规划制度19-20
- 2.1.3 法国的土地优先购买权制度20
- 2.2 发达国家土地储备决策过程分析20-21
- 2.2.1 土地储备范围的界定20-21
- 2.2.2 土地储备时机的选择21
- 2.2.3 储备土地处置方式的确定21
- 2.2.4 储备机构的功能定位21
- 2.3 发达国家土地储备决策的经验启示21-23
- 2.3.1 以公益性用地需求为导向,明确土地储备功能与目标21-22
- 2.3.2 以规划指向和市场指向为导向,确定土地储备模式与范围22
- 2.3.3 以储备目标为导向,,编制土地储备内容与方法22-23
- 第3章 我国土地储备决策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变迁23-30
- 3.1 土地储备制度的供给与需求23-25
- 3.1.1 制度的供求理论23
- 3.1.2 基于制度变迁的土地储备制度需求分析23-25
- 3.1.3 基于制度变迁的土地储备制度供给分析25
- 3.2 土地储备制度的特征25-26
- 3.2.1 土地储备目标多元化25-26
- 3.2.2 政府垄断一级市场26
- 3.2.3 制度运行实行“双轨制”26
- 3.3 土地储备制度的发展变化26-30
- 3.3.1 目标视角下的土地储备制度变迁26-28
- 3.3.2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土地储备制度绩效与困境28-29
- 3.3.3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土地储备制度转型的内在逻辑29-30
- 第4章 我国土地储备决策体系构建30-39
- 4.1 土地储备决策的理论体系构建30-33
- 4.1.1 战略决策层面理论基础30-31
- 4.1.2 策略决策层面理论基础31-33
- 4.2 土地储备决策的框架与思路设计33-36
- 4.2.1 土地储备决策功能定位与决策机构职能转变33-34
- 4.2.2 土地储备决策动因分析与决策目标体系确立34-36
- 4.3 土地储备决策的内容体系建构36-39
- 4.3.1 合理确定土地储备范围36
- 4.3.2 有效选择土地储备方式36-39
- 第5章 土地储备决策体系内在运行机制的健全与完善39-43
- 5.1 土地储备决策制度创新机制39
- 5.1.1 重视决策的“制定--执行--反馈”全过程39
- 5.1.2 尊重利益多元化39
- 5.2 土地储备决策公众参与机制39-41
- 5.2.1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39-40
- 5.2.2 土地储备公众参与制度建设40-41
- 5.3 土地储备决策利益平衡机制41-43
- 5.3.1 决策主体与市场的平衡关系41-42
- 5.3.2 决策主体与社会公众的平衡关系42-43
- 第6章 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体系转变的案例研究43-69
- 6.1 天津市土地储备制度变迁43-44
- 6.1.1 土地储备制度建立的背景43-44
- 6.1.2 土地储备制度的发展变化44
- 6.2 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现状及绩效评价44-55
- 6.2.1 土地储备决策现状分析44-50
- 6.2.2 土地储备决策绩效评价50-55
- 6.3 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转变的创新路径55-57
- 6.3.1 土地储备决策目标体系的重构55
- 6.3.2 土地储备决策内容制定与实施55-56
- 6.3.3 土地储备决策机制健全与完善56-57
- 6.4 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的实证分析57-69
- 6.4.1 宏观层面的土地储备量决策57-63
- 6.4.2 微观层面的土地储备选址决策63-69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7.1 全文总结69
- 7.2 研究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4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74-75
- 致谢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建云;关于湖南土地储备情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2年08期
2 倪仕铁;完善土地储备机制的几个问题[J];浙江国土资源;2002年02期
3 冯昌中,宋佳波,曾尊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储备及其模式选择[J];地理科学;2002年03期
4 徐聪;;小议储备、积压与闲置[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2年24期
5 陈长淦;土地储备要处理好六种关系[J];中国房地产;2003年07期
6 ;积极探索土地储备机制——宁波市国土资源局[J];国土资源通讯;2003年08期
7 许扬帆;杭州土地储备静候央行新政策[J];政策w
本文编号:668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66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