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
发布时间:2017-08-28 11:40
本文关键词: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治理 劳动力外流 集体行动 农田灌溉 农村公共事务
【摘要】: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呈现出集体经济困难、人居环境恶化和农田水利废弛等各个方面全面衰败的景象。灌溉作为农村典型的公共事务,对于从微观层面揭示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衰败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代表性意义。关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在已有的实证研究文献中鲜有讨论。本文基于2014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21个省份的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1 507个农户的灌溉行为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农户家庭劳动力外流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劳动力外流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弱化了农村集体行动能力,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同时,计量结果表明:平原地区、水资源自然条件一般的村庄、耕地位于灌渠的中游、农户的承包地经营面积较大、农户的承包地块数较多、灌溉对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性较大以及村庄对私自挖渠取水有惩罚措施等变量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村庄位于城市郊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灌溉缺水历史等变量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用水户协会的有无对农户是否参与集体灌溉没有显著的影响,原因是中国农村大多数用水户协会是行政力量推动下的产物,实际作用并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近20年来的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给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带来显著的不利影响。研究大规模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事务挑战及其应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应作为未来重要的学术方向。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是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如何培育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合作资源,实现农村社会有效的集体行动机制,是未来扭转农村公共事务治理衰败的关键。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关键词】: 农村治理 劳动力外流 集体行动 农田灌溉 农村公共事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村集体行动机制与公共事务治理:以灌溉管理为例”(编号:715731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流动与犯罪:一项实证研究”(编号:71303132)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编号:2014z0408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水权市场制度体系研究”(编号:15ZDB164)
【分类号】:D422.6;F323.6
【正文快照】: 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国农村治理喜忧参半。一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 622元增加到2014年的9 892元,年均增长12.8%,实现了连续十一年的快速增长;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43 069.53万t增加到2014年的60 702.61万t,实现了十一连增。另一方面,村庄治理形势面临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文娟,李树茁;劳动力外流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1期
2 冯夏香;;留住农民工 我们在行动[J];中国就业;2013年09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747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74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