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9-03 19:13

  本文关键词:“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扶贫 农业推广 人才 模式


【摘要】:在新时期,农民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科技扶贫是国家重点推行的扶贫政策,产业科技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扶风县是陕西省贫困县,料地村是陕西重点扶贫开发村,本研究以扶风县料地村为对象,结合“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扶贫项目进行科技扶贫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本研究调查了料地村自然条件、生产状况、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农民文化水平、新技术应用情况等,综合各方面因素论证分析,提出并实施该村粮食产业为基础产业,猕猴桃产业为升级产业,积极发展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民收入。以技术入户入园为切入点,总结料地村科技扶贫推广模式是:政府主导、农户为基础、大学等专家为科技人才牵头的推广模式。通过这三方的有效连接,以科技培训、现场指导、示范户示范、专业技术服务队引导等推广方式将最新科研成果直接入户入园,做到了精准扶贫、持续扶贫、有效扶贫,最终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避免返贫。利用该模式在料地村与周边地区进行猕猴桃示范与推广,料地村的猕猴桃面积从2014年的150亩发展到2016年的600多亩。在县镇的协调下,流转土地500亩,建立华泰果蔬专业合作社示范园,在午井镇两村一园建成了1000余亩的猕猴桃致富园。实施推广猕猴桃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最新架型、标准树形、优良品种、分园栽植、合理负载、充分授粉、平衡施肥、适时采收、规范修剪、生态栽培。两村一园品种布局合理、原貌整齐、授粉充分、品质优良、效益显著。新模式具有校地实施精准扶贫、高素质科技推广专家指导、科技含量高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缺少资金投入和管理、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根据料地村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和办法,如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加大与龙头企业的合作等措施,探索建立完善适合当地的科技扶贫推广模式。
【关键词】:科技扶贫 农业推广 人才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8;S66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15
  • 1.1 选题背景11-12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科技扶贫是贫困地区稳定脱贫的关键12
  • 1.2.2 科技扶贫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12-13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3-14
  • 1.3.1 世界农业推广模式13
  • 1.3.2 国内扶贫推广模式演变13-14
  • 1.4 研究思路14
  • 1.5 研究方法14-15
  • 1.5.1 文献分析法14
  • 1.5.2 问卷调查法14
  • 1.5.3 实地考察法14-15
  • 第二章“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可行性分析15-20
  • 2.1 推广地区基本情况15-17
  • 2.1.1 自然条件15
  • 2.1.2 生产现状15
  • 2.1.3 小麦种植效益15
  • 2.1.4 猕猴桃种植效果15-16
  • 2.1.5 猕猴桃近三年价格变化16-17
  • 2.2 科技扶贫推广的必要性分析17-18
  • 2.2.1 料地村主要劳动力年龄结构17
  • 2.2.2 料地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调查17-18
  • 2.2.3 料地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18
  • 2.3 推广模式可行性分析18-19
  • 2.3.1 国家政策的支持18
  • 2.3.2 推广专家综合素质水平分析18-19
  • 2.3.3 大学农技推广模式的成功实践19
  • 2.4 小结19-20
  • 第三章“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的框架构成20-23
  • 3.1 科技扶贫推广模式的框架图20-21
  • 3.2 科技扶贫推广模式的结构分析21-22
  • 3.2.1 政府主导21
  • 3.2.2 创新大学农推模式21-22
  • 3.2.3 借鉴眉县科技入户工程推广模式22
  • 3.3 小结22-23
  • 第四章“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的实践23-35
  • 4.1 猕猴桃关键技术23
  • 4.2 猕猴桃充分授粉技术研究23-29
  • 4.2.1 猕猴桃人工授粉的必要性23-24
  • 4.2.2 猕猴桃充分授粉效果研究24-26
  • 4.2.3 猕猴桃充分授粉技术成果26-29
  • 4.3 猕猴桃授粉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及效果29
  • 4.4 美味猕猴桃一天不同时间授粉效果研究29-35
  • 4.4.1 材料与方法29-30
  • 4.4.2 结果与分析30-33
  • 4.4.3 结论与讨论33-35
  • 第五章“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效果调查35-38
  • 5.1 料地村扶贫推广概况35-36
  • 5.1.1 围绕主导产业引进新技术35
  • 5.1.2 建立示范户进行示范引导35-36
  • 5.1.3 进行跟踪调查36
  • 5.2 技术引进效果36
  • 5.3 扶贫对料地村建设的影响36-38
  • 5.3.1 升级产业引领发展36-37
  • 5.3.2 党建提升服务水平37
  • 5.3.3 管理构建和谐村貌37-38
  • 第六章“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的优势与不足38-42
  • 6.1“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的优势38-39
  • 6.1.1 政府主导的权威性38
  • 6.1.2 校地实施精准扶贫38-39
  • 6.1.3 高素质推广专家实地指导39
  • 6.1.4 创新农民参与方式39
  • 6.2“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的不足39-40
  • 6.2.1 缺乏完善的法律机制39
  • 6.2.2 缺少资金投入和管理39-40
  • 6.2.3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40
  • 6.3 完善“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40-41
  • 6.3.1 健全相应法律法规40
  • 6.3.2 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40
  • 6.3.3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40
  • 6.3.4 强化服务宣传40-41
  • 6.3.5 引进龙头企业41
  • 6.4 结论与讨论41-42
  • 参考文献42-47
  • 致谢47-48
  • 作者简介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志军;强化科技扶贫,做好科技共建工作[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1年03期

2 本刊编辑部;重庆市果树研究所科技扶贫成效显著[J];西南园艺;2001年03期

3 杜建,王俊峰,王崇民,刘峰,袁宝芹;科技扶贫的实践与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农村经济版);2001年06期

4 周 彬,薛志勇,马玉林,亢 玲,代 伐;洛阳市农业科技扶贫的现状与对策[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王雪梅;科技扶贫 以人为本——四川省财政科技扶贫试点工作调查[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3年09期

6 ;人大办公厅 爱心融进科技扶贫[J];新农业;2003年03期

7 李家友;科技扶贫好[J];湖南农业;2005年03期

8 明拥军;陈彤;克尤木·那依提;;新疆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实践[J];新疆农业科技;2006年02期

9 ;科技扶贫 你我同行[J];湖北植保;2008年02期

10 ;科技扶贫 你我同行[J];湖北植保;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恒;竺开华;;用系统工程指导科技扶贫——安徽省临泉县科技扶贫总结[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2 金仰高;;农业科技扶贫开发的浅见与刍议[A];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第四次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研讨会专辑[C];2002年

3 ;科技扶贫 再做贡献[A];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第四次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研讨会专辑[C];2002年

4 杜建;韩淑英;党宏伟;冀炜;饶慧斌;王俊峰;贾涛;安成立;夏志明;邢宏宜;张永科;刘生荣;;“两联一包”科技扶贫科教兴村在陕西农业大县效益分析[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卢淑华;;科技扶贫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比较扶贫模式的实证研究[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6 ;科技扶贫献余热 服务“三农”见成效[A];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服务"三农"经验交流会纪要[C];2004年

7 ;关于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促进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A];中国老科协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研讨会文集[C];2006年

8 赵廷光;;科技扶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雨;黄娟;南田地;;新疆UNDP项目——农村科技扶贫与创新模式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10 于法稳;孙晓明;;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推动科技扶贫工作——科技部科技扶贫调查报告[A];社会扶贫中的政府行为调查报告[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恩义;科技扶贫不可少[N];铁岭日报;2007年

2 记者 秦杰;我国科技扶贫成果丰[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3 记者 唐婷;“科技扶贫远程课堂”已覆盖全国78个县[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 苗家生;辽宁 百支科技扶贫服务队下乡来[N];光明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科技扶贫要长流水不断线[N];光明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袁于飞;科技扶贫让村子美了,农民富了[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 郜晋亮;青海科技扶贫项目形成农企双赢格局[N];农民日报;2013年

8 ;科技扶贫帮建 巩固民生保障[N];吕梁日报;2013年

9 科学导报评论员 程国辉;科技扶贫需政府“顶天立地”[N];科学导报;2014年

10 全鑫;科技扶贫助12个村脱贫[N];鞍山日报 ;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冷喜芬;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科技扶贫策略与模式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郭学雨;“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占坤;安阳市财政科技扶贫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俊杰;中国农村科技扶贫路径及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5 崔同富;云南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彭玉娟;岗底村科技扶贫引致消费结构变化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7 纪朋涛;“岗底模式”促进农民行为转变的效果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86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786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7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