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驱动效应及其空间分异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驱动效应及其空间分异研究
【摘要】: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而粮食产量则是衡量粮食安全的最为重要指标,研究粮食产量变化的驱动效应对于实现其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种植业结构、农林牧渔业结构、农业生产经济收益、农业劳动力等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从农业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粮食产量分解的理论框架。基于这一框架,将粮食产量变化分解为种植经济的粮食安全效应、农业结构调整效应、农业劳动力农业经济收益效应、农业劳动力当量效应等4种。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MDI)和粮食生产的空间转移系数,揭示了4种效应对1978—2014年中国粮食产量的时序变化以及2000—2013年全国31省(市、区)粮食产量的空间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变化方面,农业劳动力农业经济收益效应都是驱动粮食增产的首要因素,种植经济的粮食安全效应则是抑制粮食增产的首要因素。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负面影响较小,而在农户主导模式下,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产量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强,这一结果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尤为明显。1978—2014年,中国劳动力当量效应对粮食产量变化由正向驱动作用不断向负向抑制作用转变,且其对粮食增产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这一现象在粮食主产区表现也尤为突出。因此,为促进中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尤其需要发挥政府在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在确保农民生产粮食基本收益的基础上,加快延伸粮食生产产业链,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促进劳动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有效配置。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大学计量经济研究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农业经济 驱动效应 空间转移系数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态势及其区域差异比较研究”(批准号:12CJL06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国粮食生产的劳动力要素投入空间门槛效应研究”(批准号:201510403006)
【分类号】:F326.11
【正文快照】: 粮食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和地区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虽然中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粮食产量持续增产的基础还不牢固,水土资源约束日益增强、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不高,粮食安全仍然存在许多压力[1]。地区粮食产量是衡量地区粮食安全的直接标准,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俄罗斯粮食增产[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0年12期
2 杨作廪;我国粮食产量上新台阶的问题与对策[J];粮食问题研究;2001年06期
3 ;2001年粮食产量逾4.5亿吨[J];价格与市场;2002年04期
4 郭观涛;乌克兰2001年粮食产量获新高[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2年02期
5 ;2002年粮食产量位列前100名的县(市)[J];调研世界;2003年11期
6 任真;中国粮食产量跌至危险水平[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4年06期
7 ;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连续3年超5000亿公斤[J];种业导刊;2010年01期
8 王荔;赵静;;论机械深施化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年05期
9 王洪波;;2009年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在世界的排名[J];农场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10 ;2012/13年度全球粮食产量预计[J];养猪;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正春;柴兰高;曲召令;徐兆春;曾英松;;改“两早”为“两晚”,提升山东粮食产量水平[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2 袁君;;贵州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封志明;张蓬涛;;西部地区退耕的可能规模及其对粮食产量的直接影响[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甘明鑫;;粮食产量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冯明;刘志雄;;湖北省粮食产量气象模型探讨[A];2007农业环境科学峰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宗衡;丁鼎治;;河北省化肥施用量和结构的演变及调整发展的前景分析[A];中国化肥100年回眸——化肥在中国应用100年纪念[C];2002年
7 刘会玉;;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黄晚华;帅细强;;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及灾损量模拟分析[A];农业生态与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杨玉建;;黄河三角洲粮食产量和典型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俊菊;王静爱;毛睿;;北方地区近40年人口、粮食产量、降水量和人口生活耗水系数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龙 黄勇 唐钰 泽得康;我州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N];甘孜日报(汉文);2012年
2 统宣 本报记者 姜雪松;粮食产量突破300亿斤[N];哈尔滨日报;2012年
3 韩培培;今年粮食产量有望“九连增”[N];商务时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罗石香;我省今年粮食产量近1080万吨[N];贵州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何平;粮食产量“九连增” 农民增收“九连快”[N];光明日报;2012年
6 孔繁志 记者 郭莹;梨树粮食产量再创新高[N];吉林日报;2012年
7 左右;粮食产量将对通胀产生较大影响[N];证券日报;2013年
8 记者 李子忠;127.4亿公斤,山西粮食产量创新高[N];发展导报;2013年
9 高君 记者 魏立波;粮食产量创新高 一举实现五连增[N];黑河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王彦 吴利红;大种业支撑粮食产量再攀高[N];黑龙江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树涛;区域耕地生产力稳定性评价体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方舟;湖北省工业化、城镇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李响玲;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高卫;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年
4 刘慕华;湖南省农业综合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战胜;周口市耕地集约利用及其对粮食产量影响的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6 吴闻潭;粮食直接补贴对江苏省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7 杨夏;1978-2007陕西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张育飞;江西省粮食产量预警系统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5年
9 杜洪波;山东省粮食产量和施肥种类及其数量之间的关联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10 李涛;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粮食产量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88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788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