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新疆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效果评价及主体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22:49

  本文关键词:新疆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效果评价及主体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兵团 农产品地理标志 效果评价 主体行为 TF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摘要】: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的知识产权性使得使用了其专用标志的农产品会得到相应的价值增值,地理标志农产品因为经过严格的认证,在质量安全方面较无认证产品更有保障,因而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增加农户收益、促进地区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实证研究足见其成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体制之下,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效果和参与主体的相关行为情况,是找准方向极致发挥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积极作用的指示牌。截止目前,兵团在农业部登记注册了26个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品质特色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仍有大量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有待申请认证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基于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石河子鲜食葡萄的实际实施情况,应用TF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石河子鲜食葡萄整体实施效果水平为“中等”,在市场认可方面处于低等水平,需要予以重视;在经济效益方面、质量安全方面、合作模式方面均属于中等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资源环境方面达到优秀水平,应稳中求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参与主体之间的行为博弈、行为选择,导致了现有地理标志的绩效状况。因此进行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应用博弈理论对农工之间、企业与农工之间、企业、政府、农工三者之间分别进行博弈分析得到博弈均衡结果,然后对石河子鲜食葡萄地理标志相关主体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着重研究农工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农工年龄、农工文化程度、农产品价格、是否进行生产记录、是否与标志合法使用企业签约、是否得到质量安全培训这六个变量对农工安全生产行为影响作用显著。由此本文根据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结合兵团特殊管理体制,考虑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议:首先加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引导农工进行安全生产,增加市场层面消费者的认可度。其次,增加质量安全培训、生产技术指导和收购前的质量检测和不定期的抽检,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安全性。再次,优化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基地+农工”运行模式,提高企业和基地农工的生产收益,降低农工违约率。最后,建立兵团上对违法冒用地理标志生产销售行为的处罚机制,加大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关键词】:兵团 农产品地理标志 效果评价 主体行为 TF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2.1 有助于丰富农产品地理标志研究的理论框架11
  • 1.2.2 有助于保护兵团农产品优势资源11-12
  • 1.2.3 有助于实现兵团农产品规范化生产12
  • 1.2.4 有助于促进兵团农工增收12
  • 1.2.5 有助于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度的完善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5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12-13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13-15
  • 1.3.3 文献述评15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6
  • 1.4.1 研究方法15-16
  • 1.4.2 研究技术路线16
  • 1.5 研究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16-17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6
  • 1.5.2 本文不足之处16-17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7-24
  • 2.1 农产品地理标志相关概念的界定17-19
  • 2.1.1 农产品地理标志17
  • 2.1.2 三品一标17-18
  • 2.1.3 货源标记18
  • 2.1.4 农产品原产地18
  • 2.1.5 农产品地理标志相关主体的界定18-19
  • 2.2 相关理论依据19-20
  • 2.2.1 博弈理论19
  • 2.2.2 交易费用理论19
  • 2.2.3 农户行为理论19-20
  • 2.2.4 契约农业理论20
  • 2.2.5 外部经济理论20
  • 2.3 国外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经验借鉴20-24
  • 2.3.1 法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20-22
  • 2.3.2 美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22
  • 2.3.3 印度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22
  • 2.3.4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体系22-23
  • 2.3.5 国外管理经验对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的启示23-24
  • 第三章 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状况24-32
  • 3.1 兵团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条件24-25
  • 3.1.1 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品种质量优良24
  • 3.1.2 兵团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良好24
  • 3.1.3 兵团具备诸多潜在资源有待发展为地理标志24-25
  • 3.2 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实施25-29
  • 3.2.1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与授权25-27
  • 3.2.2 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组织管理27
  • 3.2.3 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运用27-29
  • 3.3 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特点29-32
  • 3.3.1 登记品类较丰富,蔬菜果品类登记注册比例最高29-30
  • 3.3.2 区域分布普遍均衡,登记数量有待提高30-31
  • 3.3.3 团场为申请人主体具有兵团申请特点31-32
  • 第四章 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效果评价——以石河子鲜食葡萄为例32-47
  • 4.1 构建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32-35
  • 4.1.1 经济效益方面指标32
  • 4.1.2 质量安全方面指标32-33
  • 4.1.3 合作模式方面指标33
  • 4.1.4 市场认可方面指标33-34
  • 4.1.5 资源环境方面指标34-35
  • 4.2 TF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评价步骤35-38
  •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35-37
  • 4.2.2 实施效果评价模型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法37-38
  • 4.3 石河子鲜食葡萄地理标志实施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38-47
  • 4.3.1 农产品地理标志石河子鲜食葡萄简介38-39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9-41
  • 4.3.3 实施效果综合评价41-45
  • 4.3.4 评价结果分析45-47
  • 第五章 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主体行为分析47-66
  • 5.1 兵团农产品地理标志主体的博弈分析47-52
  • 5.1.1 农工之间的博弈47-48
  • 5.1.2 企业和农工之间的博弈48-50
  • 5.1.3 企业、农工与政府监管的博弈50-52
  • 5.2 石河子鲜食葡萄地理标志相关主体行为的实证分析52-66
  • 5.2.1 农工安全生产行为52-63
  • 5.2.2 基地农工与企业合作行为分析63-64
  • 5.2.3 行政主管单位监管行为分析64-66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66-69
  • 6.1 研究主要结论66
  • 6.2 政策启示66-68
  • 6.3 研究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2
  • 附录 172-75
  • 附录 275-76
  • 附录 376-78
  • 致谢78-79
  • 作者简介79-80
  • 导师评阅表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苏榆;;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补贴及奖励政策反思——基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动向的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10期

2 杨建辉;任建兰;;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知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2015年01期

3 沈辉;赵银德;;法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年10期

4 孙亚楠;胡浩;;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4年04期

5 王鹏祥;李晓丹;;国际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制度探析[J];世界农业;2014年03期

6 杨永;;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产业现状及对策——以农业部登记的地理标志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占辉斌;;农户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行为研究——以江西、安徽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03期

8 姜德娟;隋文香;;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21期

9 张春泉;朱俊峰;王文智;;博弈论视角下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01期

10 王化吉;宗长富;管欣;邢如飞;刘立国;;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婷;绿色食品生产者质量控制行为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2 周艳平;基于博弈理论的多目标生产调度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刘瑞峰;新疆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消费与政策效应[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杨天和;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杨万江;安全农产品生产经济效益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33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833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