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国内外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研究评述

发布时间:2017-09-14 07:43

  本文关键词:国内外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研究评述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利用 农户生计 可持续 综述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计量法和比较分析法对1984—2014年间国内外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的论文发表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研究主题日益多元化。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重点开展了土地利用变化与农户生计演变的驱动、土地利用变化下农户生计资产评价和农户生计策略响应等研究。未来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研究应努力探索农户生计理论的中国化、系统化;开展土地利用变化下农户生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加强土地利用系统与农户生计系统的耦合关系分析;深化土地利用变化下农户生计状况的动态变化分析。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渝中区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
【关键词】土地利用 农户生计 可持续 综述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2ZX07104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DJK2016C092)
【分类号】:F301.2
【正文快照】: 土地是农民生存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源,也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交互影响,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已成为三农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在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农户生计的长远发展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思考。本研究通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旭轩;张世秋;朱山涛;;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阎建忠;吴莹莹;张镱锂;周绍宾;石玉林;;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J];地理学报;2009年02期

3 陈秧分;刘彦随;;农村土地整治的观点辨析与路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刘秀华;;研究型教学改革探讨——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2 朱利凯;蒙吉军;刘洋;周平;;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生计与土地利用——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10年02期

3 朱利凯;蒙吉军;刘洋;周平;;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生计与土地利用——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喻鸥;阎建忠;张镱锂;;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5 陈雯;张平宇;张小雷;邓伟;杨兆萍;薛俊菲;杜宏茹;李雪梅;刘颖;;中国典型地区人文—经济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6 李广东;邱道持;王利平;王平;骆东奇;;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渝西方山丘陵不同地带样点村的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12年04期

7 赵雪雁;;生计资本对农牧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4期

8 王利平;王成;李晓庆;;基于生计资产量化的农户分化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白林村471户农户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5期

9 左停;王智杰;;穷人生计策略变迁理论及其对转型期中国反贫困之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10 史俊宏;赵立娟;;生计转型背景下生态移民生计脆弱性及其可持续生计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彦随;;转型期中国土地利用主要问题与对策探析[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崔卫国;;黄淮海平原农区参与式空心村整治的案例与启示——以河南郸城赤村、王村为例[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明桥;农业政策、农户行为与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喻永红;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唐亚平;陕西省耕地数量质量时空变化与粮食生产保障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4 姚娟;新疆大喀纳斯旅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消耗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5 张佰林;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骄萍;基于3S技术的洪雅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2 苏磊;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农户生计的协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纲;“稻改旱”对农户生计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王琦;宏观社会经济变迁与农户生计策略[D];西南大学;2012年

5 姚文秀;基于农业产业—资源耦合下的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苏扬帆;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结构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杜建宾;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条件下的退耕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岑家峰;困境与出路:专业捕捞渔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韩林;环境变化对民勤绿洲边缘区农村家庭生计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张志强;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征地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西藏乃琼村变迁调查[J];中国藏学;2000年04期

2 格勒;旺希卓玛;卢梅;;关于加快藏区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藏学;2006年04期

3 格桑卓玛;;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特点[J];中国藏学;2007年02期

4 陆希刚;;从农村居民意愿看“迁村并点”中的利益博弈[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2期

5 Martha G.Roberts,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6 张镱锂;刘林山;摆万奇;沈振西;阎建忠;丁明军;李双成;郑度;;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J];地理学报;2006年01期

7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8 段庆林;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9 陶然;汪晖;;中国尚未完成之转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挑战与出路[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10 褚保金,丁云芬;农户文化程度与其家庭收入、信贷行为的相关分析[J];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圣乾;张纪伟;;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分析[J];经济经纬;2013年03期

2 李琳一;李小云;;浅析发展学视角下的农户生计资产[J];农村经济;2007年10期

3 甄鸣涛;李玉霞;葛文光;;河北农户生计选择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4 赵靖伟;;农户生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1年05期

5 杨光;;浅析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2年09期

6 吕伟伟;;甘肃省山区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02期

7 张莉;聂凤英;;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户生计改善的影响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10期

8 时红艳;;外出务工与非外出务工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04期

9 黄丹晨;吴海涛;;水土保持项目对农户生计影响的效应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年16期

10 吕杰;袁希平;甘淑;;滇东南岩溶石漠化地区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及其驱动力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英;王成;王利平;蒋福霞;;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户的后顾生计来源及风险诊断——以重庆市沙坪坝区龙泉村1336户农户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市政协委员 马彦明;应建立健全退耕还林农户生计问题长效机制[N];固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靖伟;农户生计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三位一体”项目对宁夏盐池县农户生计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48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848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b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