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0:23
本文关键词: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盈余质量作为一项特殊的财务指标,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评价企业管理者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几年来,国内外财务造假事件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意识到会计盈余质量的重要性,企业盈余质量不仅是评判公司业绩的标准,也是他们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林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林业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林业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从财务层面和非财务层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综述,并且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进行了评述;第三部分详细阐述盈余质量的内涵、盈余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林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概念及林业行业的发展现状,以盈余质量的核心质量特征为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1个指标,建立了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因子分析方法建立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模型。第五部分本文选取了2012年至2014年33家拥有林木资产的林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其盈余质量,得出盈余质量综合得分并且对其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两方面对林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七部分概述了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的结果以及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国内关于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的文献研究资料较少。因此,本文选取了33家拥有林木资产的林业上市公司,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选取合适的评价模型对我国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进行研究,能够对林业企业总体盈余质量水平更加了解,使投资者有效实现资源配置,使企业所有者清楚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这有利于提高林业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为林业行业的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盈余质量 林业上市公司 因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25;F302.6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0-13
- 1.3.1 研究思路10-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3-19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3-15
- 2.1.1 财务层面评价盈余质量13-15
- 2.1.2 非财务层面评价盈余质量15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5-18
- 2.2.1 财务层面评价盈余质量15-17
- 2.2.2 非财务层面评价盈余质量17-18
- 2.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评述18-19
- 第三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及理论基础19-23
- 3.1 盈余质量的内涵19
- 3.2 盈余质量分析的理论基础19-20
- 3.2.1 全面收益理论19
- 3.2.2 可持续发展理论19-20
- 3.2.3 现金保障观20
- 3.3 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20-23
- 3.3.1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20-21
- 3.3.2 内部环境因素分析21-23
- 第四章 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体系设计23-34
- 4.1 林业上市公司相关概念23-25
- 4.1.1 林业企业23
- 4.1.2 林业上市公司的概念及特征23-24
- 4.1.3 林业行业现状介绍24-25
- 4.2 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目标25
- 4.3 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原则25-26
- 4.3.1 合理性原则25
- 4.3.2 系统性原则25-26
- 4.3.3 成本效益原则26
- 4.3.4 实用性原则26
- 4.3.5 可比性原则26
- 4.4 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标准26-28
- 4.4.1 盈余的真实性27
- 4.4.2 盈余的安全性27
- 4.4.3 盈余的现金保障能力27
- 4.4.4 盈余的持续性27-28
- 4.4.5 盈余的成长性28
- 4.4.6 盈余的获利性28
- 4.5 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28-31
- 4.5.1 真实性指标28
- 4.5.2 安全性指标28-29
- 4.5.3 现金保障能力指标29-30
- 4.5.4 持续性指标30
- 4.5.5 成长性指标30-31
- 4.5.6 获利性指标31
- 4.6 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模型的设计31-34
- 4.6.1 建立评价模型的方法比选31-32
- 4.6.2 评价模型的内容32-34
- 第五章 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模型的应用分析34-52
- 5.1 变量的选择34
- 5.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34-35
- 5.3 数据处理35-49
- 5.3.1 数据预处理及因子分析的适宜性判断35
- 5.3.2 公因子共同度分析35-36
- 5.3.3 总方差解释36-41
- 5.3.4 旋转因子载荷矩阵41-44
- 5.3.5 计算因子得分44-46
- 5.3.6 盈余质量综合得分及结果分析46-49
- 5.4 评价模型应用分析结论49-52
- 第六章 提高林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建议52-54
- 6.1 加强社会监督力度52
- 6.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52
- 6.3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52-53
- 6.4 完善林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53
- 6.5 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53-54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54-55
- 7.1 研究结论54
- 7.2 研究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58-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怒涛;李红琨;戴建红;;基于财务报表基本面信息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2 吴益兵;;内部控制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吕兆德;何子衡;;上市公司年度盈余持续性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邱丽艳;张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龙平;王军只;张军;;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沪市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年02期
6 何凡;;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张红玲;于铁龙;;企业盈余质量评价指标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2期
8 柳木华;;盈余质量的市场反应[J];中国会计评论;2003年00期
,本文编号:900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90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