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契约激励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13:23

  本文关键词:“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契约激励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契约 委托代理


【摘要】:近几年,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此形势下,“农超对接”模式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应运而生。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生鲜农产品从农田直接到卖场的新型流通链条,省去多级批发、多级销售中产生的额外费用和时间。因此,如何增强“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度,加强农户和超市的合作稳定性和收益协调性,实现超市、农户、消费者三方共赢成为大量学者关注研究的问题。在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比较和相关理论的铺垫的基础上,对“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契约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主要从保鲜成本分担契约和损失分担契约两个方面展开。以供应链节点企业(农户和超市)的收益为目标函数,分别建立基于新鲜度的保鲜成本分担契约和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损失分担契约模型,目的是实现供应链总体收益的最大化。在保鲜成本分担契约的研究部分,区别于以往的多数研究,引入了体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时效性、鲜活性的新鲜度因子作为变量,考虑了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新鲜程度的效用,建立了农户和超市共担保鲜成本的契约模型,最后利用算例分析,分析了单核心型结构和双核心型结构模式下的最优保鲜成本分担比例,并证明了所求得契约的有效性;在损失分担的研究部分,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考虑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情况,以“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内外损失共担契约为主线,分别研究了单核心型结构和双核心型结构模式下“农超对接”供应链损失共担契约,并对其进行了有效性分析。通过系统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基于新鲜因子的保鲜成本分担契约,可以提高农户的保鲜努力程度,而农户和超市的收益也会得到增加。(2)合理的损失分担契约使农户和超市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定,并且提高“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收益。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契约 委托代理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2
  • 1.1.1 研究背景9-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内容12-13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13-16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研究思路与框架13-14
  • 1.3.3 创新点14-16
  • 第2章 文献综述16-22
  • 2.1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现状16-18
  • 2.1.1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一般研究16-17
  • 2.1.2 “农超对接”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17-18
  • 2.2 供应链契约激励研究现状18-20
  • 2.2.1 供应链契约的一般研究18-19
  • 2.2.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契约机制研究19-20
  • 2.3 已有研究成果评述20
  • 2.4 本章小结20-22
  • 第3章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契约激励内容分析22-30
  • 3.1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模式分析22-23
  • 3.2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效率影响因素23-25
  • 3.2.1 供应链效率的内涵23
  • 3.2.2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效率影响因素分析23-25
  • 3.3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效率影响因素权重分析25-29
  • 3.3.1 模糊矩阵模型25-28
  • 3.3.2 影响因素权重层次排序28-29
  • 3.4 本章小结29-30
  • 第4章 保鲜成本分担契约研究30-41
  • 4.1 保鲜成本分析30-31
  • 4.2 问题描述31-32
  • 4.2.1 新鲜度因子的含义31-32
  • 4.2.2 消费者效用32
  • 4.3 模型假设32-35
  • 4.3.1 集中模式下保鲜成本分担模型32-33
  • 4.3.2 分散模式下保鲜成本分担模型33-35
  • 4.4 保鲜成本分担契约模型35-37
  • 4.4.1 双核心结构保鲜成本分担契约35-36
  • 4.4.2 单核心保鲜成本分担契约36-37
  • 4.5 数值算例37-40
  • 4.6 本章小结40-41
  • 第5章 损失分担契约研究41-53
  • 5.1 损失分担原则41-42
  • 5.2 问题描述42-45
  • 5.2.1 “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特征42-44
  • 5.2.2 农户和超市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44-45
  • 5.3 模型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45-46
  • 5.4 对称信息下损失分担模型46-47
  • 5.5 非对称信息下损失分担模型47-52
  • 5.5.1 双核心损失分担契约研究48-50
  • 5.5.2 单核心损失分担契约研究评50-52
  • 5.6 本章小结52-53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53-55
  • 6.1 研究结论53-54
  • 6.2 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附录60-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正;;生鲜农产品跨季销售模式探讨及对策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11期

2 张签名;;生鲜农产品宅配:八大特点五大问题[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42期

3 董晓霞;我国生鲜农产品居民消费差异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年08期

4 王栋;索志林;李海成;施喜军;于兴业;;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年11期

5 林媛媛;;银祥模式对我国生鲜农产品营销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年12期

6 何德华;周德翼;;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行为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年16期

7 高善金;张广文;;加快黑龙江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J];现代商业;2008年36期

8 陈军;但斌;;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损耗问题及控制对策[J];管理现代化;2008年04期

9 张俊巧;;日本生鲜农产品流通实施技术及其配套建设[J];世界农业;2008年09期

10 李晓晟;杨黎民;白良义;;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研究[J];兰州学刊;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军;曹群辉;肖红;;基于生长价值跟踪的生鲜农产品采收销售模型[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2 李晋;;冷链中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发展策略[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张文峰;张小花;刘芹;曾涛;卢娜;;广东省生鲜农产品产后环节布局研究[A];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虢佳花;蔡荣;;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与超市化经营——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赵连静;刘X;;生鲜农产品加工配送成本管理探析[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谢如鹤;邱祝强;;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自组织化分析[A];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论文集[C];2012年

7 肖建华;王飞;李永开;;基于非等覆盖半径的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3其他管理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问题[C];2014年

8 冯颖;余云龙;吴茜;;跨区域直供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石长鸣;生鲜农产品,,何日增产又增收[N];黄石日报;2006年

2 记者杨冰;畅通绿色通道 确保生鲜农产品供应[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3 刘溟;生鲜农产品能否进入期货市场[N];经济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吕铭辉;让生鲜农产品:千里之遥,一票直达[N];山东科技报;2013年

5 记者 鲍亮亮;生鲜农产品超市化经营提速[N];安徽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周晓东;生鲜农产品超市化[N];江淮时报;2013年

7 记者 葛西劝 徐华 通讯员 韩瀚 孔思远;保定建立生鲜农产品直销体系[N];河北日报;2013年

8 记者 关键;深圳首现“网上农批市场”[N];深圳商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崔春华;陕西加速构建生鲜农产品现代流通网[N];陕西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刘颖;2013年中国农产品流通大会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高峰论坛在京召开[N];现代物流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哲晖;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消费者信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磊;保鲜影响消费者效用的生鲜农产品订货、定价及供应链协调[D];重庆大学;2013年

3 毕玉平;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婧;考虑期权博弈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随机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军;考虑流通损耗控制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订货策略及供需协调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张焱;基于可靠性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邱祝强;基于冷藏链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及其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宾;基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G公司的RFID投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林梦楠;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伍翠;生鲜农产品中拍卖保留价设置与流拍处理设置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谭亚平;农产品包装设计的朴实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马秋艳;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万燕芳;三级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收益均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沛;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障碍性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吴茜;博弈论视角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与协调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9 杜伟;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用户体验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余云龙;TPL服务商介入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决策与协调[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29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929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8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