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状况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状况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利用 聚类分析 分区 高标准农田 建设强度 建设潜力 建设难度
【摘要】:为科学分析当前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空间特征和实施状况,该研究基于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以省域为尺度,县(区)为研究单元,建立建设强度、建设潜力和建设难度为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Ward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012-2015年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状态进行综合分区,并结合既定规划目标与建设成效,对建设状态作定量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分项指标来看,盆地中部丘陵区和盆周山地区建设强度较高,全省建设潜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建设潜力高值区主要位于川中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和川西南山地区,成都平原区和川西南山地区建设难度较高;从综合分区来看,全省总体表现为中等偏低建设强度,中等建设潜力和中等偏高的建设难度。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和川西南山地区3项指标表现形式分别为中-中低-高、中-中-中、中-中-中和中-中-高;研究表明,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状态与规划目标存在一定偏差,且区域差异明显;从区域发展、建设潜力和建设成效多个视角考虑,"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在分区上应重点布局在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地区。
【作者单位】: 四川省土地统征事务中心;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聚类分析 分区 高标准农田 建设强度 建设潜力 建设难度
【基金】: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应用研究项目(KJ-2014-8)
【分类号】:F323.211
【正文快照】: 费建波,凌静,吴玺,李何超,胡佳,胡玉福,杨任道.基于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状况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3):267-274.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6.03.039 http://www.tcsae.orgFei Jianbo,Ling Jing,Wu Xi,Li Hechao,Hu Jia,Hu Yufu,Yang Rendao.A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乔林;黄朝明;韦仕川;;基于耕作可达性的耕地保护分区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16期
2 员学锋;王康;吴哲;;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现状及展望[J];改革与战略;2015年10期
3 李莉;施振斌;王晓瑞;刘露;赵明;;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及产能时空变化研究——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5年05期
4 吴智刚;吴健婷;赵耀龙;;基于网格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设计模型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5 毛梦祺;丁忠义;董丽丽;贾斐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案实施效益综合评价研究——以灵璧县大庙乡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11期
6 陈昌玲;吕晓;张全景;;县域尺度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分析——以江苏通州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7 翟晓庆;苏里;裴久渤;汪景宽;;辽宁省耕地分区利用及其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研究[J];土壤通报;2015年05期
8 冯广京;林坚;胡振琪;朱道林;丰雷;张清勇;郎海鸥;陈美景;仲济香;李婧怡;付明达;傅玮;栾东声;;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15年01期
9 胡振琪;余洋;付艳华;;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土地整治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15年03期
10 阎叙酉;魏朝富;;綦江区土地整治项目空间分异格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洪斌;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枭;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2 王楠;双阳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龚河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地挂钩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拥军;孙鹏举;;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2 张立;;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3 张佳林;尉晓君;;基于多目标决策方法的优选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4 程锋,石英,朱德举;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决策模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3期
5 吴怀静,杨山;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6期
6 何英彬;陈佑启;姚艳敏;魏娜;许新国;唐鹏钦;余强毅;;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研究方法述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4期
7 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8 龙花楼;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整理[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9 吴康;韦玉春;;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区域发展均衡性的测度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10 戴林琳;盖世杰;;北京郊区节事旅游发展时空分异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丽娟;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超;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3 高士光;河北省耕地因素组合的构建及分布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段刚;基于农用地定级的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婷;;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3年20期
2 陈贤挺,施曦旺;乐清市农业现代化园区标准农田工程设计思路[J];浙江水利科技;2002年05期
3 刘国洪;李满春;刘永学;蒋志欣;;标准农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遥感信息;2006年02期
4 朱海平;;云和县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和质量提升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09年01期
5 朱日清;刘金弟;史兴华;陈艳;;秀洲区标准农田质量现状分析与提升技术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11期
6 石佑华;;如东县标准农田质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10年06期
7 周杨;姚岳良;;浙江省缙云县标准农田质量状况与提升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3期
8 王琴霞;;温岭市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5期
9 程街亮;单英杰;倪治华;汪玉磊;;浙江省标准农田质量建设和管理现状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10 田栋;;甘谷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岳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标准农田建设[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年
2 赵哲远;华元春;;关于浙江省成功实施标准农田建设的调查[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3 华元春;童英良;;浙江省标准农田上图入库的实践[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石雪炎;;浦江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标准农田建设[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丽娟;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后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33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933844.html